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考研论坛/2013-05-09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2011-07-13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7年7月正式批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筹建的第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通过科技部的验收。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副主任为朱宝泉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周伟澄研究员。

  ●重点实验室定位与研究方向

  重点实验室根据国家在医药研究开发领域确定的战略目标,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的工作基础,以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和开展制药工艺创新研究与产业化为目标,形成了五大研究方向:(1) 抗感染创新药物与重大产品的工艺创新;(2) 心脑血管创新药物与重大产品的工艺创新;(3) 神经系统类创新药物与重大产品的工艺创新;(4) 抗肿瘤类创新药物与重大品种的工艺创新;(5) 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开发。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

  重点实验室筹建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纵向课题。作为骨干力量,全方位地参与上海医工院承担的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在2008~2010年共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7项,课题涉及“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课题、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以及上海市各项基金等。

  按行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实验室建设了如下几个公共技术平台:手性合成技术、生物合成技术、绿色合成技术、新型制剂技术和药品质量标准研究技术等平台。在新药创制方面,有5个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其中抗脑中风、脑神经保护剂I类新药盐酸非那嗪奈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在创新制药工艺(专利再创新)和工程化研究开发方面,有5个药物进入中试研究。

  重点实验室以科研成果产业化为向导,实现了与现代制药、浙江海正等多家国内知名药企的42项技术转让与合作。两年来,重点实验室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取得二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1项(鲑降钙素鼻用粉雾剂),三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4项(比阿培南,甲磺酸帕株沙星,瑞苏伐他汀钙,盐酸米那普仑),四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一项(布地奈德粉雾剂)。共申请发明专利106份,其中申请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14份;获授权发明专利32份,其中美国授权3份,欧洲专利局授权2份,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28份;发表论文59篇,其中发表在国际SCI刊物的论文17篇。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领导和支持下,依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成立了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下设四室一中心,即新药合成实验室、新型制剂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合成工艺研究实验室以及分析测试中心。按“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明确科研团队由相对固定团队和流动队伍构成。目前相对固定团队有4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13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人、技术人员12人和管理人员1人。另外,“第十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获得者1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获得者1人,“2008年上海领军人才”获得者1人,“上海市青年文明号”获得者1人。另有40人的流动队伍。两年来,培养并毕业的研究生39名,其中获博士学位13名,获硕士学位26名。

  ●开放与交流

  重点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形式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以合同委托的形式共有开放课题14项;借助依托单位在我国医药界的影响力,以及制药行业对创新药物和工艺创新技术的需求,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如与有关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作为国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对全国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分析测试中心已参加上海的公共研发平台,所有仪器设备全社会共享。

  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2008~2010年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三次,分别为“2008年吸入制剂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吸入制剂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MTOC会议”,并于2008年和2009年每年举办一次以重点实验室的名称冠名的“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研讨会”的国内学术会议。另外,应有关会议主办方的邀请,共有32名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参加重大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支持中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的有关学术会议,包括到国外的短期学习和合作研究,如雷伯开博士在重点实验室读博期间被选送到美国Virginia Commonwealth学习和合作研究。

  新药研发与工艺创新是提升我国医药工业水平,推动我国制药工业腾飞的两翼。在依托单位的有力支持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重点实验室将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新药物品种和重大医药品种的制备工艺,成为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为推进我国从制药大国转变为制药强国作贡献。



2014考研政治英语全程辅导 想不过都难![试听]



相关话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