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曾隶属于化工部、国家医药局、国家药监局,2000年10月转制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先后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为中央企业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发展规划的精神,作为应用型科研院所,我院的主业为:创新药物及工艺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在自身做强做赢的基础上,努力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广泛服务。
我院的专业科研水平及贡献率在国内医药类应用型科研院所中居龙头地位,担负着国内医药行业技术创新基地的职责。与侧重于基础药物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我院以“贴近国际医药技术创新前沿,贴近国家创新战略,贴近医药行业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创新需求”的特色和实力,在国内医药界乃至海外享有盛誉。
目前,我院集团共有职工243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先后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5人,博士、硕士199人。院集团内部共有5个国家级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检测中心,正在筹建的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药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9个职能部门及党群工作机构、2个主要控股公司(上海医工院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上海医工院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体系设置及科研方向涵盖了整个药学领域;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上市融资,2006年完成股改,其主要产品有阿奇霉素、齐多夫定、硫辛酸、尿激酶、格列齐特、甲硝唑等原料药、制剂,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市工业企业500强、中国制药企业100强。
在一代代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我院成果辉煌,医药研发生产实力凸显,在行业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70年代以前国内医药行业吸纳的科研成果大多出自我院,特别是在血吸虫病防治、非典防治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又相继推出了溶血栓药物“高纯度尿激酶”、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一类新药“呋喃丙胺”“头孢硫脒”“胶原酶”、维生素B6恶唑还原合成新工艺、依托泊甙生产工艺、维生素C生产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升级换代,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对国外相关药物的进口依赖;2005年以来,我院连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充分体现了我院以专利战略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涌现、引领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使命和实力,在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我院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产生了难以估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我院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之“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最体现技术创新综合实力的“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还获得“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两个单元技术平台的建设资助。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院集团申报专利总数达到759项,获得授权专利总数193项,新药证书总数达到265本。我院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上海市职工最满意的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 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人文氛围得到较大优化,院集团发展潜力得到较大激发。
我院还是国内培养医药行业科研人才的主要基地,系国家药学一级学科单位,先后为国内医药工业界培养博士、硕士500余人。目前,我院拥有博士点5个,硕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在读研究生267人(内含博士生57人、硕士生210人)。
当前,以国家不断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力度和加强对生物医药行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契机,在致力于应用医药工业科研与生产上,为了我国医药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促进行业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我院在产学研各方面正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谋求更科学长足的发展。在“以技术创新体系、自主成果产业化体系、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为支撑,以‘特色发展,技术领先,市场拓展,文化创新’为着力点,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科技医药企业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团结奋进、持续创新,更好更快更强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一定会为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独特而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