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学术报告:Overview and Outlook for Searches of Chiral Effect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_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6

报告题目:Overview and Outlook for Searches of Chiral Effect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报 告 人:Huanzhong Huang(UCLA, US; 复旦大学)

报告时间: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上午11:00-12:00

报告地点:嘉定园区学术活动中心307室

报告简介:

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 can form topological domains to due non-Abelian nature of the Quantum Field Theory. These domains can generate chirality imbalances among quarks. These imbalances when coupled with strong magnetic field created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can yield experimental observables such as Chiral Magnetic Effect (CME). I will review the status of the searches for these chirality effects and discuss perspectives in the coming years.

报告人简介:

黄焕中 教授

国家“****”特聘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Professor, UCLA, US

基本履历

1984年07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

1990年0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07月至1992年12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1993年01月至1995年06月: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助理研究员

1995年07月至1999年06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1999年07月至2005年06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

2005年07月至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2015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学术成果

黄焕中教授与其合作者及合作组在国际知名物理期刊上至今共发表SCI论文244篇,其中有24篇发表于PRL、Science和Nature等最顶尖的国际期刊上。

黄焕中教授作为RHIC-STAR“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专家组成员,于2005年发表了《RHIC上发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评述文章(也称为《STAR白皮书》,发表在Nucl. Phys. A757 (2005) 102),该文章是核物理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文章之一。

2012年,黄焕中教授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并在本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被选入国际顾问委员会。

黄焕中教授还是RHIC-STAR理事会的主席(2014-),在制定未来的研究计划和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话题/国际 物理系 复旦大学 学术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