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药物所报道抗万古霉素耐药菌候选药物_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2017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课题组与蓝乐夫课题组在ACS期刊《医药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Extra sugar on vancomycin: new analogues for combating multidrug-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文章,报道了新型糖肽抗生素衍生物,针对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抗菌活性高于万古霉素128-1024倍。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各种耐药的“超级细菌”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命。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面对日趋严峻的耐药菌感染威胁。很多国家和机构开始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发。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曾被誉为人类对付超级细菌MRSA(Methecillin-resistant S.aureus)的“终极抗生素”,然而,2002年后出现了万古霉素中度耐药(Vancomycin-intermediate S.aureus,VISA)和完全耐药(Vancomycin-resistant S.aureus,VRSA)的菌株。此外,在世界范围内,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对人类的威胁也日益加剧。针对国内感染病例数据的分析显示,每年多重耐药的MRSA、VRSA、VRE等耐药菌感染人群达1000万以上,研发新型抗耐药菌新药迫在眉睫。

  针对万古霉素耐药机制,文章在万古霉素结构基础上通过引入疏水基团增加耐药菌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引入糖结构片段促进药物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前体配体的结合,显著增强抗耐药菌效果,MIC降低了2-3个数量级。在成药性方面,合理的结构修饰在体内药代和安全性评价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优势,疏水基团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提高了AUC,同时亲水糖结构调控了体内清除率,避免了积蓄毒性。优选化合物SM-V-61大鼠药代显示其半衰期为万古霉素的5倍,AUC为万古霉素的15倍。在安全性方面,SM-V-61的肝肾细胞毒性均小于万古霉素。大鼠急毒实验显示,在药效剂量40倍下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系统性临床前评价,为临床申报做准备。

  上海药物所黄蔚研究员、蓝乐夫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黄蔚课题组的管栋梁和蓝乐夫课题组的陈菲菲为共同第一作者。黄蔚研究员为中科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成员、上海药物所生物药研发中心成员、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年骨干成员。蓝乐夫研究员为国家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成员。文章共同作者宫丽崑研究员为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副主任。

  该研究项目获得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7b01345



(供稿部门:黄蔚课题组;供稿人:黄蔚)


  

相关话题/药物 结构 人类 上海 临床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新型PI3K选择性抑制剂CYH33获批进入临床研究_上海药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CYH33于2017年11月16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PI3Kα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基因扩增或激活性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耐药密切相关,是国际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和重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化学通讯》报道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10月12日,《化学通讯》报道了上海药物所与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合作的有关荧光糖球超分子靶向成像的最新科研成果。  癌症的早期靶向诊疗一直以来深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团队基于构建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的有机功能二维复合诊断材料的前期研究基础(Adv.Mater.2013,25,4097;Chem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自然通讯》报道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10月17日,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下属刊物《自然-通讯》以“光致变色荧光糖探针光控识别细胞内靶物质”为题,在线报道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为细胞的靶向、精准功能标记研究提供了新的光可控化学探针工具。  可靶向、精准探测不同细胞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荧光探针技术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新药可逆型SAHH抑制剂脱氧菇嘌甲酯获批进入临床研究_上海药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课题组研发的1类新药脱氧菇嘌甲酯(DZ2002)于2017年9月2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脱氧菇嘌甲酯(DZ2002)是全球首创靶向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L-homocysteinehydro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氟诺哌齐获批进入临床研究_上海药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设计与发现研究中心、化学合成和药理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开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症1类新药氟诺哌齐(DC511020),近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蒋华良团队发展了药物-靶标结合和解离速率常数理论计算新方法,精确计算并测定了石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报道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最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近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JMolCellBiol.(2017,Sep14))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与武汉大学郭林课题组合作的有关AMPK调控细胞分裂的最新研究成果。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能量感受器,由α催化亚基、β亚基和γ调节亚基组成异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化学科学》报道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最新科研成果_上海药物研究所
    肿瘤耐药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是肿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之一。造成肿瘤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高水平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是造成抗肿瘤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谷胱甘肽可以通过中和化疗产生的氧化应激,修复DNA损伤,参与化疗药物的外排等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型第三代EGFR抑制剂ASK120067获批进入临床研究_上海药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ASK120067,于2017年8月28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ASK120067是靶向设计合成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强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盐酸伊立替康复合脂质体注射液获批进入临床研究_上海药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课题组开发的抗肿瘤新药盐酸伊立替康复合脂质体注射液近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盐酸伊立替康复合脂质体注射液是一种对肿瘤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制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前研究中发现,与市售伊立替康注射液比较,在结肠癌上的疗效提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发现阿司匹林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_上海药物研究所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从发现至今已沿用百年。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恶性肿瘤病程、减少肿瘤远端转移发生风险以及降低肿瘤死亡率,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为剖析阿司匹林的抗肿瘤转移的作用靶点,上海药物所研究人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