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鹤简要介绍了上海硅酸盐所的历史沿革、研究领域、科研成果,重点介绍了先进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与传统陶瓷在工艺、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异同,并表示陶艺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如果能在成型、上釉、烧结等环节中添加科普元素,可以作为很好的科学传播载体,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徐霁明作了“陶瓷科技与美学”的科普报告,结合上海硅酸盐所1930年一份记录釉彩研究的档案和2014年美国苹果公司的一件发明专利,同与会教师探讨了陶瓷艺术创新与科学技术认知的关系,表明人类的审美需求拓展了科技探索的想象空间,科技探索为美学实践提供了可行性。通过传统陶瓷到先进陶瓷材料典型案例阐明了科学认知不仅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也对艺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上海硅酸盐所陈列室,并实地了解了科窑陶瓷美学工作室及社会服务开放平台的建设情况。科窑陶瓷美学工作室展示了作为工艺美术材料的瓷釉创新方法和便捷使用方案。在陶艺创作过程中,由于粘土或釉料与皮肤直接接触,对材料、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此徐霁明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在当下工作中正积极开展的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健康安全陶艺材料的研发、相关工具设备的设计以及相应安全评价系统的构建。

徐霁明作科普报告

仲鹤作介绍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