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石墨烯包覆的液态金属液滴:一种不粘基底、非腐蚀性、可回收、可变形、高导电的液...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近年来,液态金属作为一类在低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材料而备受关注,在柔性可拉伸电子、能量收集与存储、生物成像、冷却装置、传感器、致动器、软体机器人、微流体、形状调控系统、医疗监测和化学催化合成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镓及其合金由于无毒且具有极低的蒸气压,成为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室温液态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将液态金属直接填充到微通道、纤维或多孔结构中来制备柔性电极或导体材料;(2)将液态金属的图案化技术,如喷墨印刷、微接触印刷、直接书写、模板印刷、掩模沉积、光刻、转印或3D打印等;(3)液态金属与其他柔软或弹性材料共混制备柔性复合材料;(4)液态金属功能性液滴的制备与应用。

  

  近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周学昌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包覆的液态金属(Graphene-coated Liquid Metal, GLM)液滴的制备方法,并将它们成功用于不粘基底、无腐蚀、可移动的软接触液滴型浮动电极。GLM液滴由极软的液态金属内核和高润滑的石墨烯片组成的外壳所构成。液态金属液滴在运动过程中可发生形变,而高润滑性的石墨烯外壳不仅能够防止液态金属液滴与基底接触,还可作为导电层。可见,这种制备方法能够同时控制液态金属液滴软电极的润湿性和导电性,使其在与多种金属基底(如Au、Ag和Cu等)接触时都表现出不粘、无腐蚀性且保持高导电性的性质。GLM液滴被成功用于可活动、可回收、可变形的软接触电极,并可反复开启/关闭电路的浮动电极。该研究对于开发新一代的液滴型的柔性电子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http://www.huaqingkeji.com/HQG/XinXi/Show_XinXi.asp?id=8369

镓及其合金在空气中容易形成氧化层,极大地降低了表面张力,使得它们容易粘附于甚至腐蚀基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液态金属液滴的应用。因此,如何制备不粘基底、无腐蚀性且具备高导电性的液态金属液滴仍然是一个关键性挑战。前期工作中,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周学昌课题组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的液态金属液滴表面包覆一层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成功制备了一种不粘基底且机械性能优异的高弹性液态金属液滴(Materials Horizons, 2017, 4, 591-597.)。然而,由于包覆的PTFE颗粒是绝缘的,所得到液态金属液滴的导电性不具备导电性能,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相关话题/金属 印刷 工程学院 环境 材料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二维材料力学性能首次测出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科技日报柏林1月24日电(记者顾钢)目前已知的材料特性都是基于材料的三维结构,而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厚度,其二维力学性能完全不同于三维材料特性。为了获取和处理二维材料,迄今为止都是以三维材料薄膜形式替代。德国萨尔州大学物理学家乌韦·哈特曼和莱布尼茨新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纳米材料生物响应研究取得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纳米材料基于光电子特性所引发的生物体系信号响应,是当前纳米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明晰纳米材料的能级结构、界面电子传输及光控物种的形成规律,有助于操控纳米-生物界面下的生物举止和行为,从而有助于设计制备智能、安全、高效的纳米系统,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3美学者运用“白色石墨烯”夹层,大幅提升陶瓷材料的延展性和强度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作为应用材料,陶瓷的主要缺点便是在高压力或高应变情况下容易破碎,但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正好克服了这个限制,提高了延展性和韧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强度性能。  Phys.org报导,这项研究已经发布在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应用材料和接口》(ACSAppliedMaterialsa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纳米绿色印刷:基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印刷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国内行业总产值高达1.15万亿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国印刷业迈入“光与电”的新时代。然而,激光照排制版技术就像相机胶卷一样需要曝光显像,其使用的显影、定影液等化学物质会产生大量污染。即使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也需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纳米光催化材料做的窗帘可净化空气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科技日报合肥1月23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田兴友、张献研发团队,在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利用及功能织物涂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纤维素》上。  在众多污染物治理技术中,光催化材料能够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各种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清华材料学院在超长寿命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取得突破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9月20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唐子龙教授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一种钛酸锂水合物——用于快速充放电且稳定循环的锂离子电池》(LithiumTitanateHydrateswithSuperfastandStableCyclinginLithiumIo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锂金属负极稳定技术解析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书华博士(第一作者)和郭玉国研究员(通讯作者)报道了通过在垂直微孔孔道中调节锂的沉积/溶解来得到稳定的锂金属负极,进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他们系统分析了多孔铜集流体结构参数对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以及锂在不同尺寸的多孔铜集流体内的形貌演化。通过COMSOLMultiphysic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南开大学参与新材料和可穿戴传感器研发制造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日前,《科学》杂志刊文介绍了一种名为“Twistron”的神奇“纱线”,只要拉伸或扭转就能实现自发电。这一新材料有望在物联网传感器、可穿戴医疗设备、海水发电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帮助人类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校区、韩国汉阳大学、中国南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了该材料。美国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压电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李法新课题组在压电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周期正交的极化方法,将目前最常用的PZT压电陶瓷中的非线性畴变应变变得可逆,实现了约0.6%的超大致动应变,是传统PZT压电陶瓷的4倍。该工作于2017年8月21日作为FeaturedArticle发表于JApplPhys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设计合成新型硼酸盐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硼酸盐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B原子可采用BO3和BO4两种配位方式,并进一步聚合成一维的链,二维的层和三维的网络,使硼酸盐具有丰富的晶体结构。因此,硼酸盐是设计合成新型光学晶体材料的优选体系。基于阴离子基团理论,BO3平面基元具有不对称电子云分布的π共轭轨道,具有较大的微观极化率,平行排列的BO3平面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