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高性能钠离子电容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在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时代,清洁高效的电化学储能赋予当今社会能量和生命,同时对储能器件的快充能力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两种广泛应用的电能存储器件。锂离子电池提供高能量密度,但功率密度较低且使用寿命不长。

  传统基于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却受限于较低的能量密度和昂贵的价格。近年来通过(类)电池材料和(类)电容器材料分别作为两极组装得到的离子电容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器件能够很好地结合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点,既具备较高能量密度,同时还保持高倍率、长使用寿命的特点。此外,使用钠来取代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使用价格昂贵的锂来制备钠离子电容器可有效地降低离子电容器的价格,有利于大规模的储能应用。然而,与锂离子储能器件相比,缺乏高性能的电化学储钠材料成为制约钠离子电容器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卢云峰(Yunfeng Lu)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 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一种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MWTOG)复合材料,具有快速稳定的电化学储钠性能。他们以该材料作为负极,商业化的活性炭作为正极,实现了具有较高能量/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容器。  



  作为最早研究钠离子电容器的课题组之一,他们在2012年就与UCLA的超级电容器专家Bruce Dunn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五氧化二钒/碳纳米管复合钠离子的电容器负极(ACS Nano, 2012, DOI: 10.1021/nn300920e)。在前期材料合成的基础上(Nano Energy, 2017, DOI: 10.1016/j.nanoen.2017.03.003),该工作利用微波溶剂热反应一步法制备得到新型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微米级单晶二氧化钛颗粒是由超小纳米晶粒按一定取向堆积而成,并牢固附着在石墨烯基底上。  



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图片来源:ACS Nano

  在该复合材料中,纳米晶体堆砌间隙形成的介孔促进电解液浸润电极,为钠离子传输提供快速的通道,与此同时,石墨烯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并提升了结构稳定性,两者的协同作用保证了钠离子通过电化学过程在二氧化钛中快速地嵌入和脱出。在5C的恒电流充放电过程中(1C=335mA?g-1)表现出非常小的电化学过电位(0.19V),同时体现了电化学反应过程的高度可逆性。通过优化石墨烯含量,该材料还可实现高储钠容量(5C下为126 mAh?g-1)、高倍率性能(20C,约一分钟充电/放电)和长循环寿命(18000圈无明显衰减)。  



  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钠性能。图片来源:ACS Nano

  作者以该单晶介孔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商业活性碳作为正极,开发出高性能的非对称钠离子电容器。该电容器采用有机电解液,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1-3.8 V)。与传统的锂/钠离子电池和电容器相比,基于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钠离子电容器在能量/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该钠离子电容器的性能可通过改进正极碳材料和优化正负极配比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于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钠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图片来源:ACS Nano

  作者进一步探索了单晶介孔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钠机理,发现该复合微纳米结构在多次电化学脱嵌钠离子之后仍可以维持结构完整性。此外,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赝电容(pseudocapacitance)特性,是实现高倍率、长寿命电化学储能的关键。该工作加深了对二氧化钛基储钠材料的认识,同时提供了一种通过微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开发高性能储能机器的有效思路。  



 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储钠机理的研究。图片来源:ACS Nano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UCLA的博士生乐在原(Zaiyuan Le)。通讯作者卢云峰教授(UCLA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长期从事新能源与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吴浩斌博士为UCLA博士后,现为浙江大学“****”研究员、“青年千人”入选者。
  来源:中国材料网http://www.matinfo.com.cn/mat2005/shangcheng/dongtai_nr.asp?id=81920
相关话题/材料 结构 图片 工作 优化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综述:二维材料的调控策略助力锂电池发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二维材料的三大调控策略  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二维材料的发展给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尽管二维材料在锂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对于层状石墨烯薄片来说,当前苛刻的制备工艺以及严重的自身团聚等问题使其在电极材料的应用中黯然失色;而对于大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科学家探究如何在纳米尺度定量测量热电复合材料热导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在过去20余年,纳米材料与结构迅猛发展,极大提升了材料的宏观性能。这在热电领域尤为显著。2013年,MildredS.Dresselhaus等人在NatureNanotechnology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热电材料的研发历程,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热电材料最大ZT值发展趋势图。由图可见,在上世纪最后30年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我国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突破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深紫外(λ<200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获得全固态深紫外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晶体材料。目前只有我国科学家陈创天等发明KBe2BO3F2(KBBF)晶体能在实际中直接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KBBF晶体已经被我国用于发展一系列独有的相关深紫外固体激光技术和激光源装备,并在众多前沿科学研究中获得了重要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领衔中法合作团队发明了一种快速、温和的方法,显著改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克服了CD-MOFs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拓展了CD-MOF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Comm)上。  金属有机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基于CH3NH3PbI3/ZnO纳米线复合结构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光电探测器借助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微妙的光信号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电信号,满足了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渴望。而覆盖紫外到近红外的光谱范围的宽谱响应光电探测器,在工业自动控制、光通信、射线探测、传感监测等领域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ZnO是一种理想的光电转换材料,但因其宽带隙以及光电转换效率和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铁电半导体光电探测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铁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极性化合物,基于自发极化效应表现出优良的非线性光学、压电、热释电和铁电等性能,在信息存储、红外探测、声表面波和集成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特别在光辐照下材料内部将出现非平衡载流子的激发,诱导电子云结构发生不对称变化,从而诱导宏观极化产生许多新的现象,如反常光伏效应、光折变效应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科研人员研发出多功能型的高效电池电极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具有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隔膜三重功能的一体化电极,并成功应用于高效、低成本的双离子电池。这种新型结构有效解决了金属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剧烈、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并有利于简化电池生产工艺,增加电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强关联电子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在强关联电子材料Sr4Ru3O10的平面磁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PhysicsLetters)上。钙钛矿钌氧化物Srn+1RunO3n+1(n=1,2,∞)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包括p波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俄科学家研制成功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新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俄罗斯总统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俄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效、稳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半导体材料由共轭聚合物和富勒烯的衍生物构成,研究项目是在俄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突破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深紫外(λ<200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获得全固态深紫外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晶体材料。目前只有我国科学家陈创天等发明KBe2BO3F2(KBBF)晶体能在实际中直接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KBBF晶体已经被我国用于发展一系列独有的相关深紫外固体激光技术和激光源装备,并在众多前沿科学研究中获得了重要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