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智能穿戴柔性传感器实现优异性能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智能材料和柔性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为人体内外环境监测与预警,便携式医疗以及人机交互等智能穿戴应用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传感器作为智能穿戴系统的核心,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器件柔性、灵敏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然而,现有大部分柔性传感器仍存在需电源驱动、无方向识别性以及复杂大形变不稳定等难点,使得智能穿戴系统在健康监测以及人机交互等的实际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已成为发展智能穿戴便携式产品的瓶颈问题。

  针对以上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陈韦团队在前期离子压电智能材料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以纳米复合材料为电极,离子聚合物为中间层的“三明治”结构柔性力学传感器件,实现了复杂大形变稳定性、无源自驱动以及方位识别等优异性能。从关键结构设计来看,所采用的打孔石墨烯(H-RGO)和单壁碳纳米管(CNTs)交联电极,既利于形成有效的离子迁移通道,又具有力、电学性能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保证了优异的大应变力学传感稳定性。结果显示,在连续6000次大幅度弯曲循环测试中,电压传感信号无明显衰减。其次,基于离子压电新机制,所产生的传感信号是源于材料变形过程中离子的各向异性传输累积,因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形变方向识别以及无源传感等新功能和新特性,大大改善了智能穿戴系统的集成度、便携性。所集成的传感阵列,可以有效识别手指弯曲、手腕向上弯曲/向下弯曲/向内旋转/向外旋转等多维度手部动作。基于这些优势,该团队成功将其应用于灵巧手语识别和编译过程,所发展的智能手套可以感知手语动作的变化,对不同构型甚至是细微变化、动作相近的手语做出精确的响应与识别;对发展穿戴式多尺度人体活动监测技术与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期ACS Nano 杂志上。
来源: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8/385067.shtm

相关话题/智能 系统 材料 纳米 传感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国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突破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深紫外(λ<200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获得全固态深紫外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晶体材料。目前只有我国科学家陈创天等发明KBe2BO3F2(KBBF)晶体能在实际中直接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KBBF晶体已经被我国用于发展一系列独有的相关深紫外固体激光技术和激光源装备,并在众多前沿科学研究中获得了重要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领衔中法合作团队发明了一种快速、温和的方法,显著改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克服了CD-MOFs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拓展了CD-MOF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Comm)上。  金属有机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基于CH3NH3PbI3/ZnO纳米线复合结构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光电探测器借助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微妙的光信号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电信号,满足了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渴望。而覆盖紫外到近红外的光谱范围的宽谱响应光电探测器,在工业自动控制、光通信、射线探测、传感监测等领域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ZnO是一种理想的光电转换材料,但因其宽带隙以及光电转换效率和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铁电半导体光电探测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铁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极性化合物,基于自发极化效应表现出优良的非线性光学、压电、热释电和铁电等性能,在信息存储、红外探测、声表面波和集成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特别在光辐照下材料内部将出现非平衡载流子的激发,诱导电子云结构发生不对称变化,从而诱导宏观极化产生许多新的现象,如反常光伏效应、光折变效应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科研人员研发出多功能型的高效电池电极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具有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隔膜三重功能的一体化电极,并成功应用于高效、低成本的双离子电池。这种新型结构有效解决了金属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剧烈、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并有利于简化电池生产工艺,增加电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智能玻璃更智能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电致变色是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由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汽车观后镜、电致变色显示器等领域,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致变色智能窗,它可以通过改变电压而使窗户呈现不同的透明度,为人们营造健康舒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强关联电子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在强关联电子材料Sr4Ru3O10的平面磁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PhysicsLetters)上。钙钛矿钌氧化物Srn+1RunO3n+1(n=1,2,∞)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包括p波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俄科学家研制成功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新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俄罗斯总统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俄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效、稳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半导体材料由共轭聚合物和富勒烯的衍生物构成,研究项目是在俄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日本开发制造合金纳米粒子新方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精确控制合金纳米粒子的合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制造出由3种金属原子组成、尺寸仅1纳米的合金粒子,可用作工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由少量原子组成、尺寸只有几纳米或更小的合金粒子有着独特性质,工业应用前景广阔。比起只含一两种金属的材料,由多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获突破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深紫外(λ<200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获得全固态深紫外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晶体材料。目前只有我国科学家陈创天等发明KBe2BO3F2(KBBF)晶体能在实际中直接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KBBF晶体已经被我国用于发展一系列独有的相关深紫外固体激光技术和激光源装备,并在众多前沿科学研究中获得了重要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