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科院物理所在高性能紧凑型柔性热电模块研究中取得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热电模块能把产生于自然热源(如太阳能或地热能)的热能和工业、生活废热直接转换为有价值的电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也可用于固态制冷,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意义。面对传统无机热电材料存在的不足,对环境友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柔性热电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巨大关注。由于在热电模块中,p型和n型热电材料组成的热电偶是基本工作单元。随着导电聚合物、金属配位聚合物、碳纳米管宏观体和碳纳米管/有机复合物等柔性热电材料的发展,柔性p型热电材料室温下的热电功率因子已经达到2000 μW m-1 K-2,性能可与无机热电材料媲美,然而高性能、高稳定的柔性n型热电材料依旧缺乏,成为柔性热电模块发展的阻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碳纳米管的制备、物性与应用研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该课题组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解思深指导的博士生周文斌与该组研究人员范庆霞、张强、王艳春、周维亚等人,基于直接生长的具有连续网状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研制出热电性质优异的柔性n型薄膜,并设计了一种具有独特结构优势的紧凑型的柔性热电模块(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703927.0),充分整合p、n型碳纳米管薄膜的热电性能达到最优化。其中p型碳纳米管薄膜直接采用了该课题组制备出的连续网络碳纳米管薄膜,这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柔性热电材料,拥有优异的p型热电功率因子(室温下最大值为2482 μWm-1K-2),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值之一,且避免了已有文献中制备p型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薄膜时所用的繁琐工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mall, 2016, 12, 3407上。
进一步地,他们通过滴涂聚乙烯亚胺(PEI)的乙醇溶液,使得PEI分子在能够很好浸润碳纳米管网络的乙醇携带下均匀地包覆在了碳纳米管管束的表面,不仅实现了高效的电子转移,使得原始p型的碳纳米管薄膜在无损的情况下迅速转变为n型,同时PEI的均匀包覆有效形成了防止n型性能退化的保护层,因此制备的n型碳纳米管薄膜最优功率因子达1500 μWm-1K-2,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值;此外,在三个月的测试时间内,未经封装保护的薄膜在空气中展现了长期稳定性,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连续生长的大面积碳纳米管薄膜和局域掺杂工艺,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种结构连续、尺寸紧凑的柔性热电模块。不同于传统的π型构型,这种紧凑式的热电模块充分整合p、n型碳纳米管薄膜的热电性能达到最优化,且无需在单个的热电腿上沉积金或银的顶电极,也无需在p型和n型热电腿之间使用金属连接线,可以避免接触电阻的影响而且制备步骤简单,容易大规模生产。所得到的热电模块有着杰出的性能,明显优于之前报道的柔性热电器件在相似测试条件下的结果。该项研究中的碳纳米管连续网络基热电薄膜及紧凑式热电模块在便携式和柔性热电转换与新颖的传感领域展现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并为工业化制备柔性热电模块提供了启示,为柔性热电模块走向商业化开启了大门。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17, 8, 14886)上。物理所博士生周文斌为该文第一作者,解思深和周维亚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2012CB93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634014, 51172271, 51372269和51472264)和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XDA09040202)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图1 热电性质和稳定性。室温下的(a)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b)原始和掺杂后的碳纳米管薄膜的热电功率因子,(c)1 wt.% PEI掺杂的薄膜在空气中未封装的长期稳定性,(d)目前最新研究的柔性n型热电材料和本研究成果的热电功率因子对比。


图2 形貌表征。原始碳纳米管薄膜的(a)SEM照片和(b)AFM照片,0.5 wt.% PEI掺杂的碳纳米管薄膜的(c)SEM照片和(d)AFM照片,1 wt.% PEI掺杂的碳纳米管薄膜的(e)SEM照片和(f)AFM照片。

图3 n型薄膜和紧凑型柔性热电模块的制备示意图(左)和实物照片与器件性能曲线(右)。右图中(a)由连续生长的大面积碳纳米管薄膜收集得到碳纳米管多层薄膜。(b)含有三对连续p-n偶的碳纳米管条带。(c)制备得到的连续型热电模块。(d)模块的柔性展示。(e)在不同稳态温差下产生的电压。(f)在热端温度为330 K,温差为27.5 K时模块的电压—电流曲线和功率—电流曲线。

图4 连续型柔性热电模块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热源进行热电转化的初步演示。

来源:科学网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76620302824444240.shtm
相关话题/材料 工作 结构 文献 网络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科院物理所基于材料基因组的锂电池固态电解质设计取得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材料基因组是近年来兴起的材料探索方法,其研究的关键是实现材料研发的“高通量”,即并发式完成“一批”而非“一个”材料样品的计算模拟、制备和表征,实现系统的筛选和优化材料,从而加快材料从发现到应用的过程。在锂电池中,从改善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全固态锂电池被公认为未来二次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使用固体电解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可看到光能转换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技术的关键过程是结合电子和空穴对(即激子)的产生和分解,但遵循其初始动力学和电子一致性是很困难的。美国能源部的Ames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太赫兹光谱区域中的时间分辨低频光谱,研究了一类称为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新型光伏材料的光激发,并首次描述电荷载体和原子运动的物理学。  有机金属材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疆理化所利用棉花短绒制备出超高比表面积氮掺杂多孔碳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新型碳材料的设计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催化、储能、环境修复等领域。传统制备碳材料的原料都是以化石资源为主,但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因此,开展以可再生的、廉价的、绿色环保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和绿色化学的目标和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3D打印高性能墨水材料研究获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表界面研究团队在3D打印高性能墨水材料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发展了3D打印高性能聚酰亚胺光敏树脂,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使高精度、高耐热性、高强度复杂结构零部件和机构的直接3D快速成型制造成为可能。3D打印技术(亦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制造具有特殊复杂结构的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磷基负极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因具有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钠离子:0.98?,锂离子:0.69?),使得其动力学过程较为缓慢,电化学性能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探索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走向应用的关键之一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超耐用、可自愈的防水涂层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导了一种超耐用、可自愈的防水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的耐久度比其同类产品高出数百倍,可使目前的防水处理比较薄弱车辆、衣物、屋顶和其他表面防水;也可降低船体在水中前行的阻力,这将降低大型货船的燃料消耗。该文章以“DesigningSelf-HealingSuperhydrop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人工蒸腾:新型高效太阳能水处理结构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效的太阳能转换与利用被视为国家能源的重大需求。其中,光-热(蒸汽)转化在海水淡化、分馏、灭菌等领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光学和热学的损耗,传统的光-热(蒸汽)转化效率较低(~4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高效界面光热转换领域做出了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首例纳米材料光学晶体诞生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纳米晶体具有跨越生物医学成像、发光器件和电子消费产品的多种应用,其独特的光学性质是由它们组成的晶体类型产生。然而,迄今为止纳米晶体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需要X射线技术来确定晶体类型。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来确定晶体类型基于光学,即通过晶体吸收光的独特方式来鉴别。  研究人员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钠离子全电池: 电极材料走向产业化的桥梁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目前,以钠金属作为负极材料组装钠离子半电池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但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此种电池较难实现商业化。相比较而言,钠离子全电池的结构会更加适用于商业化电池,故此,可将钠离子全电池作为钠离子半电池与商业化钠离子电池之间的一个过渡。但目前钠离子全电池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1T相MoS2复合材料电化学全解水性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清华大学化学系王训教授课题组在非贵金属全解水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了制备非晶态镍钴配合物和1T相MoS2复合全解水催化剂的新方法,在碱性体系中实现了1.44V电化学全解水过电位(10mA/cm2处)。相关成果发表在Nat.Commun.2017,8,15377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