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日当天,学员和老师们顾不得旅途劳累和大雨磅礴,争分夺秒在当晚举行了简短而朴素的开班式。辰山中心副主任马金双研究员主持开班式并讲话。马金双首先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学员们的到来,并提出3点希望:希望学员掌握植物分类原理和识别方法,并结合野外实习、标本鉴定、影像拍摄和信息化手段应用,提高鉴定能力和技巧;希望通过半个月的系统学习和交流讨论,增进友谊,教学相长;希望学员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不忘初心。随后,中国植物园联盟代表刘景欣以及各位授课老师和工作人员分别做了自我介绍。
简短的开班式后,授课老师杜诚结合自身长期的野外实践经验,做了《野外工作注意事项》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就如何防范有毒植物、毒虫毒蛇,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提出了建议;还介绍了野外实践的使用工具,标本采集和制作方法,并强调严格执行在实习专区内适当地采集非珍稀保护植物等标本采集原则。
在为期半个月的“第三期中国植物园联盟分类与鉴定培训班”上,学员将学习《植物分类学原理与方法简介》、《命名法规与植物拉丁名》、《被子植物分类》、《信息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分类管理》等15门理论课程(60多课时),进行6次天目山野外实践与标本采集(50多课时),聆听4场学术报告(共10多课时)。培训内容还包括学员知识竞赛、讨论答疑、摄影赏评、考试(野外、理论)等科目。每天的培训时间将超过12课时,学员们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又一期“魔鬼训练营”。
中国拥有超过3万种种子植物,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研究的基础,是植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中国植物园联盟植物分类与鉴定培训班”连续举办三届,已逐步成为国内植物分类学培训的标杆。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培训班的承办单位,将继续秉承“唯实、唯真”的教学精神,致力于培养植物分类工作的一线骨干。(辰山中心)

合影

开班仪式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