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淋巴管系统与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2016-03-02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2月26至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协办的“淋巴管系统与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院士、常务副主任董尔丹、副主任孙瑞娟、医学科学部一处处长江虎军、四处处长吕群燕、一处项目主任朱元贵、流动项目主任郭峻莉、焦宗宪等参加会议。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院士、副院长兼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刘小龙研究员等参加会议。研讨会共吸引来自淋巴管系统及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王红阳和李林分别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他们对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指出淋巴管系统与相关疾病的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背景,希冀通过本次研讨来更好地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推动国内淋巴管系统学科发展。

  随后,朱元贵就“淋巴管与淋巴循环疾病”领域近年的相关研究及基金委医学部资助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我国在淋巴管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开展淋巴管系统及相关疾病研究意义重大,阐明淋巴管系统在生理与重大疾病中功能机制具有极大临床应用前景,是保障人口健康的国家需求。同时他强调2016年医学科学部鼓励研究人员关注淋巴管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研究,已在项目指南中体现了加强淋巴管相关领域的资助。最后,他进一步明确了本次战略研讨会的宗旨和要求,倡导与会专家在会议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孕育新的发展方向,推动各个学科领域交叉研讨,围绕会议主题凝炼科学问题,促进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主席由生化与细胞所李伯良研究员与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何玉龙教授共同担任。大会的专题报告围绕以下四个议题展开,它们是:淋巴管系统生成与稳态维持的调节机制;淋巴管系统对体液循环、脂质代谢、免疫防御等的功能机制;淋巴管系统相关的重大疾病机理;淋巴管系统的临床疾病病理与诊治、创新技术与应用。共有苏州大学何玉龙、吴庆宇、黄玉辉教授,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王红艳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所荆清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明昭研究员、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马依彤教授、北京大学罗金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俊岭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钱朝南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刘宁飞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龙笑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穆籣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教授、南京大学高翔、杨中州教授、武汉大学宋保亮教授、南开大学李鲁远教授、河北北方学院牛春雨教授、厦门大学袁立教授等24位专家进行了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围绕议题和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大会专题报告结束后,在大会主席李伯良和何玉龙主持下,与会专家集中围绕相关研究的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层次的探讨,凝炼并提出了我国在该研究方向上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探讨了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并研讨了相关的科学基金资助方向。

  最后,孙瑞娟对本次大会作总结性发言,她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今后将加强对淋巴管系统与相关疾病领域的资助和支持,鼓励研究人员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表示会议的顺利召开促进了淋巴管系统以及其它交叉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对凝炼淋巴管系统及相关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淋巴管系统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化与细胞所)



大会报告



会议现场



合影

相关话题/系统 科学 学科 疾病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