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主办的“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化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旨在探讨制定中医药教育领域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校副校长胡鸿毅、ISO/TC249副主席沈远东、秘书长桑珍出席此次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荷兰、挪威、韩国、斯洛伐克、西班牙、泰国、美国、中国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30余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专家和教育专家受邀参会。研讨会由沈远东主持。

沈远东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ISO/TC249的工作情况。桑珍围绕制定中医药教育领域国际标准的可行性作了主题报告。随后,与会的各国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中医药和传统医药教育的发展情况。其中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泰国、澳大利亚、挪威、匈牙利等国家已经将中医药或针灸教育列入官方教育体系。随着中医药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中医药在各国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同时存在各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不平衡、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等问题。胡鸿毅介绍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应用情况,他认为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提出的岗位胜任力考查对于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制定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各国中医服务及促进中医药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欧洲各国对此有着强烈的需求。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应从易到难,探索制定具有普适性的基础类标准,该标准要以保障患者安全和保证服务质量为核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国家的专家认为,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的推出会对已经将中医教育列入官方教育体系的国家产生影响,其中尚有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各国中医药教育专家之间的深入交流,也为ISO领域内中医药教育类的国际标准将来的制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ISO/TC 249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