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9)

上海大学 /2013-10-21


  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设施,实验条件完备,承担多项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委下达的重要科研任务,取得了若干有国际水平甚至国际领先的成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优秀著作奖和优秀教材奖。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40余项, 立项总经费上千万元;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等30余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如Phys. Rev. Lett., Phys. Rev.A, B, C, D, E, Appl. Phys. Lett., Opt. Lett.等)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
  学科近五年来,已培养博士生五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二百多名。研究生培养曾获得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研究方向:
    01.强关联电子系统与量子相变
    02.超导物理及新材料
    03.实用超导材料与器件物理
    04.自旋电子学与磁性物理
    05.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
    06.非线性动力学与信息传输
    07.太赫兹波与超快光子学
    08.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09.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10.碳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
    11.介观与低维物理
    12.光电功能薄膜、光伏物理与器件
    1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
    14. 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
    15.粒子物理与高能核物理
    16.计算物理与计算材料学
    17. 纳米尺度低维结构能量传输和转换
    18. 红外显微热成像和纳米光学系统
  指导教师:
    沈学础、王奇、李春芳、张金仓、周世平、许晓明、曹世勋、徐克西、马忠权、辛子华、蔡传兵、杨国宏、张爱林、马国宏、查访星、赵新洛、邓振炎、姜颖、胡志宇、曹清、敬超、田立君、陈玺杨希华,颜明,任伟等25名教授及37名副教授。
  招生人数:93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2普通物理(一)
    4. 812量子力学 或 813电动力学
    5.固体物理 或 光学(复试科目)
  备  注:
    17~18研究方向由“纳微能源研究所”的教师指导学位论文,具体请参见纳微能源研究所招生简章。

070300 化学                返回页首
  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和创造性的学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化学正通过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来改变我们的未来。
  本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材料化学、环境化学2个自主增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纳米材料化学”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上海市资源环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位居全球第554名,全国第32名;英国QS专业排名位居全球并列101-150名;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位居全国第38名。指导教师中有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17名)、副教授34名和青年博士讲师5名,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半数以上的教师具有国外学历或留学经历。
  近5年承担了60项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2012年获得16项占全校1/10;获得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部省级科研奖励7项;在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um, Eur Chem J, J Mater Chem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00篇以上;被ESI收录的高引用文章18篇,占全校的1/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0项。  
  本学科为研究生所设的课程反映当代化学的发展水平,研究课题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能从事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的专门人才。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和交流,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Mater,Angew Chem,Adv Funct Mater等期刊上;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推荐攻读本校或国外博士学位研究生,也可提高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到国外名校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
  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
      ◆ 配位化学
      ◆ 固体化学与无机新材料
    02. 分析化学
      ◆ 光分析与电化学分析
      ◆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03. 有机化学
      ◆ 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
      ◆ 药物化学
      ◆ 超分子化学
    04.物理化学
      ◆ 纳米材料化学
      ◆ 分子与材料设计
      ◆ 电化学与新能源材料
    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指导教师:
    施利毅、胡志宇、张阿方、龚和贵、曹卫国、丁亚平、徐甲强、郝健、陆文聪、方建慧、许斌、贾学顺、严六明、姚建、朱守荣、成旦红、林海霞、陈雅丽、李明星、王田霖、宋力平、张剑平等22名教授及34名副教授。
  招生人数:154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3无机化学 或 614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或 615有机化学(含有机结构分析) 或616 物理化学(一)(依据研究方向选择一门)
    4.814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5.复试科目: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四选二;专业综合知识面试和英语口语
  备  注:
    1.本学科学制为三年。
    2.本学科不招收色盲及色弱学生;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 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