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8)

上海大学 /2009-10-10


        31. 几何分析及其在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基础)
        32. 数学规划的几何理论(运筹学与控制论)
        33. 代数表示论(基础数学)
        34. 李代数与量子群(基础数学)
        35. 超几何级数或q-级数(运筹学与控制论)
        36. 计算几何,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数学)
        37. 随机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38. 有限元与边界元分析方法(计算数学)
        39. 神经网络(应用数学)
        40. 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与最优控制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招生人数:63(理学院)+6(力学所)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1数学分析
        4.811高等代数
        5.复试科目:数学综合
        (1) 基础数学:泛函分析初步、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
        (2) 计算数学:计算方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
        (3) 应用数学:泛函分析初步、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4) 运筹学与控制论:泛函分析初步、概率统计、近世代数
  备  注:应用数学专业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培养。

070200 物理学
                返回页首
  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及无线电物理等四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以"信息物理"的名称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中无线电物理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是我校"211"建设的重点之一。
  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准的科学研究队伍,现有教授2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8名,副教授36名,积累了二十余年硕士、博士生培养经验。本学科由17个研究方向组成,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当今物理学各个基本领域和重要方向,其中包括:宇宙学、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强子物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强关联电子系统、自旋电子学与磁电子学器件、纳米与介观体系以及相应的器件物理与应用,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输运、磁特性、热输运及光谱学性质,凝聚态体系的电子结构与固态相变,固体理论与软凝聚态物理的基础问题;微纳结构中波的动力学、量子光学与信息光学、非线性光学与超快物理过程;微波超导物理与器件、微波到光波的电磁频谱内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设施,实验条件完备,承担多项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委下达的重要科研任务,取得了若干有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的成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优秀著作奖和优秀教材奖。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31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3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大部分为SCI、EI、ISTP所收录。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
  学科近五年来,已培养博士生近五十名(其中4名为来华的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二百多名。研究生培养曾获得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指导教师:王奇、李春芳、张金仓、周世平、许晓明、曹世勋、季沛勇、徐克西、马忠权、辛子华、蔡传兵、杨国宏、张爱林、马国宏、查访星、赵新洛、邓振炎、姜颖、胡志宇、曹清等20名教授及36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微结构中的波动力学
        02.超导物性、电子结构与相变
        03.低维物理与介观物理
        04.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
        05.磁性与自旋物理问题
        06.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凝聚态物质相互作用
        07.非线性动力学波与信息传输理论
        08.微波超导
        09.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10.强光与等离子体物理
        11.强子物理
        12.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13.薄膜物理与器件
        14.光信息处理及光纤与光波导技术
        15.量子光学与非线性光学
        16.物理学中的数值问题及计算物理
        17. 纳米电子学与器件物理
  招生人数:60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2普通物理(一)或613高等数学
        4. 812量子力学或813电动力学
        5.固体物理或光学 (复试科目)

070300 化学                返回页首
  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有着密切联系。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现有教授21名和副教授34名,学术梯队完整。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承担一批国家级、市科委等科研项目,在科研上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
  本学科为研究生所设的课程反映当代化学的发展水平,研究课题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或为科学前沿课题,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能从事理论研究和开发应用的专门人才。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曹卫国、成旦红、丁亚平、方建慧、龚和贵、郝健、贾学顺、李明星、林海霞、陆文聪、施利毅、王田霖、徐甲强、许斌、严六明、姚建、朱守荣等17名教授及34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功能有机小分子化学
        02. 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
        03. 药物设计及合成化学
        04.应用电化学
        05.纳米材料化学
        06.计算机化学
        07.固体无机化学
        08.配位化学
        09.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10.纳米分析技术
        11.电分析化学
  招生人数:64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5无机化学或616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或617有机化学(含有机结构分析)或618物理化学(一)
        4.814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5.复试科目:
        无机化学方向:无机化学实验及操作加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有机化学方向:专业英语翻译(笔试),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加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分析化学方向:专业英语翻译(笔试),分析化学实验操作加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物理化学方向:物理化学实验及操作,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备  注:1.本学科学制为三年。
        2.本学科不招收色盲及色弱学生;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3.初试分析化学考试内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部分)各占50%。
        4.初试无机化学以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物质结构为主;综合化学中的无机化学部分以元素部分和无机化学实验为主。


070301 无机化学(二)
                返回页首
  纳米材料学是受到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涉及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分别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基金项目共计30余项,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现已经被批准为"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教委 "纳米材料化学" 第五期重点学科。本中心的研究工作在基础理论与研究开发两个层面展开。基础研究方面包括:纳米材料的表征与评估、纳米材料的特殊界面行为、纳米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机理、纳米尺度上的组装与加工。研究开发方面包括:纳米光催化材料、纳米陶瓷材料、纳米传感器、纳米抛光材料、纳米磁性材料、纳米硬质合金、纳米固体润滑材料、纳米技术与环境保护、纳米粉体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开发以及纳米功能高分子材料。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研究生具备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及工作能力。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气氛活跃。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实验测试条件。
  指导教师:施利毅(博士、教授,兼)、甄强(博士、教授)、雷红(博士、研究员)、方建慧(博士、教授,兼)等多名教授、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纳米粉体材料
        02.纳米功能涂层
        03.纳米先进陶瓷材料
        04.纳米抛光及润滑材料
        05.纳米环境材料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5无机化学
        4.814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5.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科目)
  备  注:1.在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培养。
        2.招生对象:材料学、材料加工、化学专业的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
        3.专业限制:色弱、嗅觉迟钝及过敏性疾病
        4.联系电话:(021)66135215 电子邮件:chuyanxin@shu.edu.cn 联系人:褚艳新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返回页首
  本专业以高性能的先进高分子工程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和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既具有坚实的高分子科学理论基础,又具有相关的多种学科知识,能够进行分子设计、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规律研究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成为能从事高分子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高级科技人才。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