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3)
上海大学 /2009-10-10
03.金融法
04.知识产权
招生人数:4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31民事诉讼法学
4.837民法学
5.综合知识(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复试科目)
备 注:复试科目为商法学、经济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其中经济法的内容仅限于金融法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他内容不考;商法内容主要考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保险法及证券法,不考海商法和票据法。考生还应关注考前国家新颁布或修订的相关重要法律的内容。
本专业仅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
030301 社会学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社会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调研、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指导教师:李友梅、沈关宝、仇立平、张文宏、张敦福、张海东、顾骏、陆小聪、肖瑛等9名教授及 10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组织社会学
02. 社区研究
03. 家庭社会学
04. 社会分层研究
05. 网络社会学
06.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07. 都市社会学
08. 体育社会学
09. 理论社会学
10. 政治社会学
11. 农村社会学
12. 经济社会学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9社会学理论
4. 816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5. 综合考试(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3 人类学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拥有华东地区唯一的人类学博士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历年来承担全国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人与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及其变迁、亲属制度与经济、都市人类学、族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熟练掌握人类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调研、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指导教师:沈关宝、张江华、张佩国、巫达等4名教授和6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社区文化及其变迁
02. 经济人类学
03. 法律人类学
04. 族群人类学
05. 语言人类学
06. 都市人类学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20人类学概论
4. 817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5. 综合考试(含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4 民俗学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属于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主要研究民间文艺、民间习俗的发生与社会功能,民俗的开发运用,中外民俗比较以及社会风俗建设等问题。本方向培养新闻出版方面的文化工作者,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社会工作者,民俗开发的策划人员,外事人员,以及民俗学研究的研究人员。
指导教师:程蔷教授、耿敬副教授、陈志勤副教授等6人
研究方向:01.社会民俗
02.文艺民俗
03.环境民俗学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21民俗学
4.818民间文学
5.西方民俗学理论与文化人类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返回页首
本专业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研究。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指导教师:陈新汉、刘铮、王天恩、闵冬潮、吴德勤、徐鼎亚、张丹华、陶倩等教授和多位副教授指导
研究方向: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