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报名当年的7月31日,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3年或3年以上(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高等学校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满2年的专职辅导员,经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推荐,可报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其资格审查表须由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两部门公章。
二、报名工作程序及要求
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注:考生网上报名、现场报名、联考地点须在同一省市。
(一)报名工作
1.网上报名信息输入
网报时间及网址
1)在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于报名当年的7月上、中旬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shmeea.edu.cn/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外省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在报名当年的7月上、中旬登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2.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时间为报名当年的7月中、下旬。
1)上海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报名地点为(三者就近择一):
现场确认点 | 地址 | 地点 | 日期 |
同济大学 | 四平路1239号 | 瑞安楼(研究生院)底楼 | 报名当年的7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
上海交通大学 | 闵行东川路800号 | 陈瑞球楼(研究生院)底楼大厅 | |
上海财经大学 | 中山北一路369号 | 大礼堂附楼 |
2)外省市报名并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报名点报名。
注:Ⅰ 由报考者现场签字确认后的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Ⅲ 报考者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逾期不予办理。只进行网上报名未到指定现场报名点办理照相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
Ⅳ 现场资格验证及图像采集必须考生本人到场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3.准考证发放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编排考场、打印准考证。考生应于报名当年的10月上旬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shmeea.edu.cn)下载准考证,并仔细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凭下载的准考证按时进入试场,由监考老师核对身份后下发正式准考证。
外省市准考证发放办法请关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通知。
(二)资格审查
1.资格自审:
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报考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定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如不满足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未进行资格审查造成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资格预审:
报考者将所在单位盖章的报名资格审查表(现场确认后打印出来的表)、学历及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邮寄我校研招办(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研招办,邮编200444)进行资格预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能参加我校组织的综合测试。
3.资格审查:
达到我校合格分数线的考生(研招办将在招生网上公布名单)于12月中旬进行资格审查。
报考者携带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到我校研招办(宝山校区行政楼410室)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三、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事宜
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简称GCT)、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
1.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参考教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复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育部高效学生司组织编写。
2.GCT考试为全国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取得的GCT成绩当年有效。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考试时间和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
3.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统一组织。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张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试题以覆盖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
考试时间和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
四、录取办法
我校将综合考虑考生的各科成绩,择优录取。
五、培养经费
共收取经费2.2万/人
六、咨询和联系方式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3763 传真:(021)66132245
七、思想政治教育 (030205)专业介绍
本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硕士点的特色是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党的中心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本专业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23 名。近5年来指导教师曾经或正在承担的国家级研究项目8项,省市级研究项目24项。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哲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教理论战线》等国内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739篇,出版专著54部。学院资料室中外文专业书籍藏书14000多册,学术期刊410种;学院可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一)、研究方向
01. 马克思主义与价值观教育
02. 社会转型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3.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研究
(二)、招生人数:10名
(三)、学习年限及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2.5年
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全脱产学习不少于0.5年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或网上教学方式。
(四)、考试科目
1. GCT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3.政治理论
4.专业综合(面试)
(五)、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 或最新版
联系人:纪谦玉 电话:6613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