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25英语语言学
4. 828综合英语
5. 英汉互译(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收跨专业报考。
050300 新闻传播学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2006年设立的,现有教授16名,副教授1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14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30名。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项目3项,与英国、美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保持学术交往,互派学生和老师。本学科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6项。
本学科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思想、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国际传播、文化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
经导师同意,并经学校批准,可提前申请学位或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指导教师:戴元光、吴信训、张咏华、金冠军、许正林、郝一民、张祖健、薛中军、查灿长、李建新、郑涵等30名教授、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新闻史论
02. 传播学理论
03. 新闻传播业务
04. 国际传播
05. 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
06. 文化与艺术传播
07. 广告理论与实务
招生人数:34
考试科目:1.101政治
2.201英语(03、05方向可选203日语)
3.644新闻传播理论
4.878新闻传播业务
5.专业综合知识(复试科目)
050401 艺术学(一) 返回页首
艺术学专业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研究艺术的现象与本质,是门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经济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传播、艺术生产与市场等各个方面,归结到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本专业设艺术理论与批评、中国艺术史、艺术产业与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坚持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在掌握基本的艺术学理论和至少熟知一门艺术样式的基础上,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学会用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掌握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剖当前艺术产业与管理等问题。本专业导师在这三个研究方面上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美术传播的理论及历史研究方向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指导教师:蓝凡教授,金冠军教授,金丹元教授,潘耀昌教授,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等14名
研究方向:01.艺术理论与批评
02.中国艺术史
03.艺术产业与管理
04. 美术传播的理论及历史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A组:01、02、03方向(在影视学院培养)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645艺术学理论
4. 879中国艺术史
5. 艺术作品分析(01、02方向)(复试科目),艺术经济学导论(03方向)(复试科目)
B组:04方向(在美术学院培养)
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632美术理论
4. 865中外美术史
5. 专业写作、面试(复试科目)
备 注:艺术产业与管理方向专业优先考虑有一定文化艺术管理经验的考生。报考04研究方向的考生在美术学院培养,可在国家规定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
050401 艺术学(二) 返回页首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影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经纪、音乐创作与表演。主要培养在影视编剧、影视导演、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经纪与管理及与品牌战略等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能够独立从事专业创作或文化艺术市场策划与运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在数码音乐创作、音乐演奏与歌舞表演等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和表演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专业创作与表演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年富力强,创作成果丰富。本专业已与多所国外高等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本专业将建立相关产业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大量宝贵的实践机会。
本专业学制三年。
指导教师:刘秀梅教授、高中羽教授、杨夏蕙教授(台湾)、林采霖教授(台湾)、狄其安教授、陈大明、顾平、周思中、蓝星、朱洪举、靳超英、刘朝、王黎、任音、单林等(另有外籍导师多名)。
研究方向:01. 影视编导
02. 文化创意产业
03. 艺术经纪
04. 音乐创作与表演
招生人数:17
考试科目: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656专业理论基础(3)(01~03方向), 657专业理论基础(4)(04方向)
4. 893命题文案创作(01~03方向),894音乐专业创作(04方向)
备 注: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在上海市报名,在上海市参加考试。本专业在数码艺术学院培养。
050403 美术学(一) 返回页首
本专业包括我校美术学院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素描艺术、美术理论及艺术管理等重要学科,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艺术发展的高级研究专门人才,在教学安排上将从理论到实践诸方面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艺术思想均得到高层次的巩固和提高,并能从事上述各科的艺术创作、艺术研究、艺术教学与艺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正副教授众多。在国内外大型美展中多次荣获多项国家级、上海市级各类大奖,并在艺术领域中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及影响。
指导教师:潘耀昌教授、王孟奇教授、徐建融教授、陈平教授、王洪义教授、章德明教授、姜建忠教授、黄阿忠教授、杨剑平教授、张海平教授、于树斌教授、张培成教授、曹意强教授、方世忠教授、祝君波教授、李向阳教授、谢定琨教授等36名教授、副教授、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01. 架上绘画
02. 水墨画
03. 雕塑艺术
04. 丝网版画
05. 素描艺术
06. 美术史论
07. 艺术管理
招生人数:37
考试科目: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初试科目:
方向01:633素描人物;866油画人物
方向02:634水墨基础;867命题创作
方向03:635素描人体;868泥塑人体
方向04:636素描;869色彩
方向05:636素描;870速写
方向06:632美术理论;865中外美术史
方向07:632美术理论;865中外美术史
4.专业创作(01、02、03、04、05方向)(复试科目),专业写作(06、07方向)(复试科目)
备 注:1、本专业学制三年 2、报考美术学院:美术学06方向、07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和考试;美术学(01、02、03、04、05方向)和设计艺术学专业的考生须在上海市参加报名和考试。 3、 联系电话:021-66133637 联系人:汪珍琦 芮希彦
050403 美术学(二) 返回页首
本专业主要有美术史、美术考古和艺术市场三个研究方向,本着重基础、宽口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艺术专业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美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指导教师:阮荣春教授、赵宪章教授、胡光华教授、罗二虎教授、顾平教授、罗宏才教授、汪小洋教授、陈琪教授、孟建教授、舒士俊教授、万书元教授、李维昆教授、 胡懿勋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美术史
02. 美术考古
03. 艺术市场
招生人数:47
考试科目: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651中国美术史
4. 889艺术概论
5. 专业论文写作(复试科目)
备 注:1. 本专业在艺术研究院培养。 2. 可在国家规定的各地考点进行报名和考试。 3. 联系电话:021-66135099-801 联系人:何 清
050404 设计艺术学(一) 返回页首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设计艺术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学生在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深入系统地进行公共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壁画艺术、数码交互艺术、材料艺术(玻璃、陶瓷、首饰、综合材料)、现代建筑、城市艺术体验设计、会展艺术与技术的理论研究与设计技巧的训练,在设计思想与设计表现上达到更高的境界,成为本专业的教学、理论研究与知识产业研究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并拥有相应的设计工作室和外国专家工作室。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的设计课题,多项获奖,成果丰硕,在设计艺术领域颇有的声望。
指导教师:汪大伟教授、黄建平教授、武云霞教授、杨清泉教授、关阳教授、郭力教授、罗林教授、蔡镇钰教授、陈海龙高级工程师、费钦生研究员、汪均益教授等26名教授、副教授、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环境艺术设计
03. 壁画艺术
04. 数码交互艺术
05. 材料艺术(玻璃、陶瓷、首饰、综合材料)
06. 现代建筑
07. 城市艺术体验设计
08. 会展艺术与技术
招生人数:37
考试科目:1. 101政治
2. 201英语
3. 初试科目
方向01:637人物线描写生;871视觉传达设计
方向02:638环境艺术设计基础;872环境艺术设计理论
方向03:637人物线描写生;873壁画创作
方向04:639造型基础(非艺术类专业考生考:640逻辑演义);874创意文案
方向05:636素描;869色彩
方向06:641中外建筑史;87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方向07:642城市艺术体验原理;876城市艺术体验设计
方向08:643展示设计;877展示基础理论。
备 注:1. 本专业学制三年 2. 报考美术学院美术学(01、02、03、04、05方向)、设计艺术学专业的考生须在上海市参加报名和考试。 3. 联系电话:021-66133637 联系人:汪珍琦 芮希彦
050404 设计艺术学(二) 返回页首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印刷品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玩具造型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艺术与景观艺术设计。融艺术创意与数码技术为一体,将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要培养在包装、广告、书籍装帧、印刷图形、CIS设计等印刷品艺术设计,网页网站设计,与信息传播相关的艺术设计、玩具造型设计等工业造型设计,雕塑、会展、城市家具、室内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公共艺术设计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及开拓精神,具有较强研究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专业创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创作成果丰富,已与多所国外高等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