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研友分享:上海大学现代经济学考研经验谈

上海大学 考研论坛/2013-04-20

研友分享:上海大学现代经济学考研经验谈
考研论坛 水水雯雯2011-05-16

  后面又有不少学弟妹们加我咨询专业课复习和今年复试的情况,让我又想到了自己曾经遇到的迷茫与困惑,于是便有了种把过去的经历写下来的冲动。

  今年的金融激烈程度大家都有目共睹,381比往年高出了不少,产经还是国家线。那时候自己也在金融和产经之间徘徊过,最后还是兴趣战胜了理智。09年(含)之前上大的经院都是划国家线,很庆幸我那届的复试线金融仅比国家线高8分,338,我考了368,专业考的比较好点132。复试的时候刷的不多,就几个,而且录取的全部都是公费(学术),专硕我不清楚。那年的现代经济学题目不是很难,名词解释我全部背诵到了,计算题难道比上年增加了,但是题量增加了不少,名词解释虽说同以前一样都是六道题,但每道题问了两个,相当于12个名词解释了,再加上6个简单分析题,4道计算题,2大论述题,考的都是最基础的,完全不超纲,但整个考试下来3个小时基本都是在不停笔的刷刷写,铃声一响停下笔,才感觉手已经麻木了,这是那年专业考试给我最深的印象。

  有不少同学问我,上海地处国际大都市,对考生的英语水平高吗,面试时是否会英语交流刁难你。相信很多考研人都知道,10年的英语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难的,记得当出刚出了英语考场就听见一片骂声。我英语底子很差,四级一次考过453,六级考了三次都还是没过,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花了不少工夫在英语上。当时考出来心里相当的泄气,差点就放弃了第二天的考试。好在在同学的劝说下经过一晚上调整缓过来了。后来成绩出来英语47,仅仅比国家线高1分,直到最后通过复试都一直在感慨命运之神的眷顾。复试的时候老师很和蔼可亲,没怎么为难我,只是开场是用英语很我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后面一直都是说普通话了。所以希望同学们不要太介意这个,只要自己扎扎实实复习,一切皆有可能。

  下面谈谈专业课的复习。

  1、关于复习资料。准备复习资料是第一步,首先参考书是必备的,学校指定是三本,陈宪的经济学原理与应用,曼昆的宏微观,范里安的微观,都知道最重要的是陈宪那本,其余两个虽说考的不多,但建议时间充裕的同学第一轮还是全部看一下,后面的时间可以重点放在陈宪那本。还有一本是导读,和陈宪那本是配套的,个人觉得这本是很重要的,你可以不看宏微观,但不可以不看导读,这上面的很多章节后的题目值得一做。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资料就是历年真题,现代经济学的真题比较稳定,又不少重复,近两年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这就是上大真题难以找到的缘故。

  名词解释可以直接拿来背诵,不用你自己去整理,省去很多时间。其他的大纲、重点值得一看,笔记觉得用处不到,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去复习记笔记,本科生的课件也可以去看看。至于专业课辅导班,上大内部是从来没办过的(这点我进来后也可以确定),考之前10月份我报过xianggao的,到现在一些资料都还留着,但用处不大不值得那个价钱。现在网上有不少卖上大资料的,鱼龙混杂,大家买的时候提高点警惕,曾经我就被骗过两百块,后来还是在一个上大学长(进来后认识过,现在已经毕业了)那买来的。论坛有的可能有下载,但一般木有答案,经济学的题目如果没有标准参考答案的话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另外,很多同学都是在冲刺阶段要做真题时才准备的真题的,个人觉得复习之前就该准备好,虽然我是10月份才开始全面做真题的,但之前的复习期间都用到过真题,木有真题的话复习就不知道上大怎么考的、考什么题型,这样比较容易迷失方向。
  
  2、复习计划。我的复习计划整体上说是安排的比较合理吧,一直很稳定,直到最后冲刺阶段也是按部就班的复习,没有出现很赶的情况。我算是属于笨鸟先飞型的吧,2月份就开始看宏微观了,看了差不多三个月了到五一前完成,两本那么厚的书加起来有一千多页,OH,MY GOD!现在想起来都挺佩服那时候的自己。当然这三个月当中也不全部是看这三本书,同时还看英语记单词,关注时势政治,同时还有自己的专业课学习(我是跨考的,本科工科)。五一过后就开始看经济学原理,由于之前全面的看过宏微观和真题内容,看经原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有点得心应手的感觉。
2014考研政治英语全程辅导 想不过都难![试听]



1/2 12下一页尾页

相关话题/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