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主办“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安吉成功举办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3

为深入研究和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让文物活起来”理念,11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举行“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和国际博物馆协会指导,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和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主办,上海大学、中国博物馆协会、安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博物馆学会支持,国际博协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根据国际博协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议,以及国际博物馆日(IMD)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11、17项结合确定会议主题为“博物馆的重塑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设置“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性”“博物馆与城市、社区”“博物馆跨界合作”“博物馆教育发展前沿”4项分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设有主旨报告和主题沙龙,国内专家现场发言,外籍专家线上录播发言,同声传译。会议全程通过新华网客户端和Zoom同步直播。来自长三角地区和部分其他省市的博物馆界从业者,高校****及社会代表共150余位嘉宾参加本次研讨会。
齐聚安吉,共襄盛会
11月21日下午,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仪式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隆重举办,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ICOM-IMREC管委会副主席段勇担任主持。





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大会的举办是浙江省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中共安吉县委与安吉县人民政府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搭建研学交流平台,发展壮大文博产业,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事业,这为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上海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文博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给予博物馆事业的未来以全新思考与阐释。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因疫情不能亲临现场,通过视频的方式,对此次国际研讨会表示高度关注和赞赏。他一方面希望中国****主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投入到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另一方面也希望国际博协以及国际****更加主动关注中国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与成果。





在观看完学术研讨会的宣传视频之后,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阿尔贝托·加兰迪尼以线上的形式发言。他表示,目前正值全球博物馆界的关键时刻,疫情促使博物馆人重塑自我,重新构想未来的博物馆。他呼吁全球博物馆进行国际合作,接受挑战并引领变革。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党组书记褚子育介绍了近年来浙江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博物馆建设结合中取得的成果。借由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这个全新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浙江自然博物院将在未来成为浙江省对外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关强代表国家文物局对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内涵与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使命是高度一致的,国家文物局历来高度重视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本次研讨会是中国博物馆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有利于打造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突出中国博物馆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上海大学与浙江省文物局宣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秉持共同助力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念,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陈列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会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研学探讨,智慧碰撞
11月22日上午9点,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围绕议题一“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性”,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刘曙光、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教授菲奥娜·卡梅伦和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严洪明发表主主旨报告。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担任主持。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刘曙光发表主旨报告《博物馆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国际趋势和中国方向》。他解读了2021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的双重视角,并梳理了国际组织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相关的宣言政策,指出中国博物馆需要作为行动体和中枢体,自觉积极地改革发展,更好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教授菲奥娜·卡梅伦发表主旨报告《从博物馆角度重新审视可持续性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她从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视角切入,认为国际博协及博物馆机构应以一种多元宇宙(fractiverse)概念展开宜居实践,并对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对于社区及地球的实质性影响进行批判性思考。





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严洪明发表主旨报告《浙江自然博物院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发言分为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浙江自然博物院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及其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举措三个部分。他表示,博物馆应担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先锋,从源头降低能耗,促成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市的转变。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博协数字专委会主任胡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馆员罗向军,福建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馆员吴志跃,国际博协可持续发展工作组委员、建筑师米切拉·罗塔以及德国KLV工作室概念设计主任克里斯托弗·加特围绕主题“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性”开展沙龙对话,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担任主持。





11月22日下午,研讨会进入了第二个议题“博物馆与城市、社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主持。主旨演讲开始之前,首先播放了ICOM七十五周年宣传片,回顾了在过去的七十五年当中世界博物馆发展进程,展望了未来博物馆发展方向。





国际博协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代表路易斯·A.C.索萨发表主旨报告《国际博物馆协会可持续发展工作组工作进程》。他首先向观众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小组的工作内容,强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认为所有博物馆都可以通过项目、合作和业务,在塑造和传播可持续的未来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案例展示说明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希望能够对现场观众起到启迪作用。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研究馆员吴晓力、秘鲁图克梅生态博物馆馆长贝尔纳达·德尔加多,浙江省旅游职业学校教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徐云松,安吉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大学的教授亚西·弗罗纳及路易斯·AC·索萨针对主题“博物馆与城市、社区”开展沙龙对话,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主持。





围绕第三议题“博物馆跨界合作”,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员亨利·詹姆斯·埃文斯的发表主旨报告《校外科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识别独特的潜力》,他关注并分享了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概念方面的独特潜力,并表示当前出现了许多围绕可持续发展概念而建造的博物馆,并且众多研究者也赞同博物馆是迈向可持续性未来的重要行动者。他针对可持续发展与博物馆教育工作相适应,提出“教学换位”的概念,横跨科学、政策和实践三个领域。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在博物馆教育当中,倡导集体行动,基于问题学习,培养学生变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We Are Museums创始人戴安娜·德鲁贝,苏州博物馆书记、副馆长(主持工作)谢晓婷,荷兰Ki文化网络创始人凯特琳·索斯维克,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蔡琴,上海玻璃博物馆副总裁、设计总监迪尔曼·图蒙围绕“博物馆跨界合作”展开第三个沙龙对话,由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潘守永主持。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馆馆长、教授、中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小明发表主旨演讲《跨界融合的自然博物馆》。他表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要站在当下思考未来,强调博物馆与可持续性、数字化、不同机构的跨界融合,反思当下博物馆界的变与不变,打破固有理念,用可持续理念滋养博物馆事业变革与发展,引领科学文化新消费,使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普罗大众,共享文化盛宴。





11月23日上午9点,本次论坛的最后一场学术活动拉开帷幕,由复旦大学教授魏峻担任主持人。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二级研究员孟庆金就《自然博物馆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的议题在线上作了第七场主旨报告。他介绍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情况,以此为例提出了后疫情时代自然博物馆需要通过开创未来博物馆教育管理系统、提高科普人员网络基本教学素养和技能、在更大视野下探讨生命的价值等举措来应对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他认为自然博物馆学习与认知过程具有独特性质,具体表现在观众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情感、态度与自然观的教育等方面,并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实践为例对各方面进行剖析,以此说明新时代下自然博物馆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呼和浩特市老牛儿童探索馆理事长张旎在线上发表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儿童博物馆教育》主旨报告。她首先梳理了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以波士顿儿童博物馆、Discovery Museum、Kidzu Children’s Museum等为例对部分儿童博物馆如何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儿童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进行了探讨。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主持人张朝枝做了《作为吸引物的博物馆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主旨报告。他首先对博物馆作为旅游吸引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其次以古根海姆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珠海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巴黎铸币博物馆等为例对博物馆在旅游地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博物馆与媒体、博物馆研学、博物馆文创等方面对于新形势下博物馆创意利用与旅游地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博物馆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总结。





在复旦大学教授魏峻的主持下,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浙江省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勇,浙江自然博物院专职副书记、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社教专委会专家库成员兰国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代表沈安琪,美国布法罗大学教授萨米尔·洪瓦德,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员伯格斯温·索尔森以“博物馆教育发展前沿”为主题展开了最后一场学术主题沙龙。





沙龙活动结束后,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Carol Scott代表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进行线上发言。她分析了博物馆发展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对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国际博物馆协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国际博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以《可持续性理念下博物馆的作为》为题作了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场主旨报告,并发表了针对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总结。他认为可持续性问题是博物馆及其相关领域多年来共同关注的问题,博物馆界已积极地加入到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提议中,并仍在寻求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他提出了博物馆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未来基于可持续发展共识的博物馆发展新方向。最后,安主席代表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对与会嘉宾和各支持机构表示感谢。
走访实践,生态互动
11月23日下午,与会嘉宾实地考察安吉乡村博物馆建设,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了解生态博物馆的美妙之处,寓教于乐,学以致用,为期三天的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画下完美句点。
安吉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践行地和样板地,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是践行“两山”理念的载体之一。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和浙江自然博物院期冀依托安吉地缘优势与生态优势,通过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打造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品牌形象,并借助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资源,建设全国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术高地,充分进行人才、展览、项目的交流与学习,突出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提升中国博物馆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撰稿: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


相关话题/博物馆 国际 自然 教育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