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
||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多名,各类硕士研究生160名左右。学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国家和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系统及应用、并行处理、容错计算、软件工程、软件方法学、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系统生物学等。 学院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研究力量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近20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过数十本教材和著作,多次主(承)办过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 学院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各领域的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独立进行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良好,就业范围广阔,能适应计算机硬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工作。在高新企业、外资企业和软件公司,以及各大、中、小企业的IT部门,银行、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政府部门、机关和学校的信息中心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
||
科研机构 |
||
学院分为研究所和教学实验中心两部分,研究所分别为高性能细算研究所、城市与公共安全研究所、信息处理与多媒体研究所、计算机新技术研究所。学院分为研究所和教学实验中心两部分,研究所分别为高性能细算研究所、城市与公共安全研究所、信息处理与多媒体研究所、计算机新技术研究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院专职教师人数82人,现有正高19人,占23%;副高34人,占42%;中级职称29人,占35%;博士56人,占68.3%。 |
||
研究领域 |
||
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系统及应用、并行处理、容错计算、软件工程、软件方法学、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系统生物学等。 学院研究力量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近20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 |
||
学位授予 |
||
|
||
学制学历 |
||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2.5-3年;学历:研究生;学位:工学硕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证):学制:2年;学历:研究生;学位: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研究生(业余、不脱产)(单证):学制:2.5-5年;学历:无;学位:工程硕士。 |
||
考试方式 |
||
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试(统考):初试部分具体科目包括英语、数学一/数学二、政治、专业课(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第二阶段为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科目为编译原理和C++程序设计,面试主要为英语口语测试以及专业综合能力面试 |
||
毕业去向 |
||
外资企业:如谷歌、IBM、微软、ORACLE、苹果、EMC、SAP等。 高新企业:如腾讯、百度、网易、淘宝、华为、中兴等。 大型国企:如移动、联通、电信、国家电网等。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 毕业起薪:低于6K,占15%;6K-8K,占28%;8K-1W,占44%;1W以上,占15%。 |
||
国际交流 |
||
学术交流:与多个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一批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访问(包括图灵奖得主 Niklaus Wirth 等),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 联合培养:与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合作办学,每年有多名学生到国外大学联合培炎、双学位,或攻读博士学位 国际会议:学院近年来多次主办、承办国际会议(研讨会): ICIS2009、 HPCA2009、 PRDC2009、ATS2010、ICWL2010、2012中德双边“基于云的高性能计算技术”高级研讨会。 |
||
招生简章 |
||
博士研究生: 2013年博士招生简章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3年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3年软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 2013年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2013年软件工程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
||
联系方式 |
||
联系电话:021-56334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