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在具有海派风格和浦东特点的上海中心朵云书店,传来了熟悉的中国旋律——《春之旅》《浏阳河》《彩云追月》《流水》《平湖秋月》《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黄河》等中国钢琴百年经典响彻上海之巅。由我校音乐学院海归青年教师朱昊冰副教授和该院客座艺术家王鲁发起的“琴键上的中国”——沪上海归钢琴家致敬中国百年钢琴经典音乐会在这里举行。两位青年钢琴家携手沪上优秀青年海归钢琴家朱和、唐瑾、周义皓、谢佳、谢承峯、杨东瑾、郑剑南在此传递中国声音,让在场的听众在“抬头看云、低头看书”的同时聆听“中国声音”。
![](http://xw.shn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fe/96/f11a287b41329405cc65cc7b8ca0/d7b4ef0f-798f-4e43-b9bd-6ca8540fa750.jpg)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最早通过上海进入中国,距今已有100多年,经历了萌生、发展和逐渐走向成熟。纵观历史,有一大批从上海走出的杰出作曲家,例如创作了第一首真正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牧童短笛》的贺绿汀先生、在各个领域都有一流作品的大音乐家丁善德先生、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朱践耳先生、超越时代的作曲家桑桐先生,民族音乐钢琴诗人王建中等等,还有其他很多卓越的中青年作曲家们。他们的创作以西方乐器载体和东方韵味相融合,体现了本土传承性、开放吸收性、创造开拓性,丰富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内涵。面对这样的精神宝库,作为新时代海归青年教师钢琴家及上海高校教师,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担当,更是在团结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和立德树人的担当。
![](http://xw.shn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fe/96/f11a287b41329405cc65cc7b8ca0/d36ee400-9dba-44cc-9316-e920d0235e6d.jpg)
我校音乐学院的朱昊冰副教授和该院客座艺术家、著名钢琴家王鲁在早些年就创建了“琴键上的中国”这一文化品牌,近年来在“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舞台上奏响中国钢琴作品;他们的音乐MV《彩云追月》在“学习强国”APP点击量超40万。两位钢琴家还在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及全国各地的剧院、社区同青年学子们共同奏响中国声音。他们代表了一批青年海归钢琴家,在致力于高校美育的同时,不断探索在黑白琴键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中国力量。“琴键上的中国”艺术导师,我国元老级钢琴家丁柬诺女士说“中国钢琴学派能真正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需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中国的钢琴作品,让他们熟知中国的作曲家们。做到这点我们必须首先要去了解我们的根是什么,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传统是什么。”
![](http://xw.shn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fe/96/f11a287b41329405cc65cc7b8ca0/c9fc3530-1c53-45ad-8d0b-865298569ddb.jpg)
谈到”琴键上的中国“这个文化品牌,这两位海归青年钢琴家,也是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动情地说:我们这代留学海外而归的钢琴家们,有责任于传承和阐发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体现当今我们这一代“开始平视世界”的青年艺术家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担当——携手用中国音乐搭建一座通往世界的音乐桥梁,让未来的年轻钢琴家们能在国际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琴键上的中国”是每一个中国钢琴家的生命符号,今天我们在上海之巅传递中国声音,也是希望借此真诚呼唤每一位中国钢琴家和作曲家能够手牵手团结努力的让中国钢琴音乐和中国钢琴学派崛起在世界之巅。
据悉,本场音乐会为“云端音乐会”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宣传部、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心承办,旨在将音乐大师、音乐作品、音乐元素引进书店这样的文化空间,推广音乐经典、传播高雅文化,打造一个能够展示现当代音乐潮流的文化品牌,展现了朵云书院正在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供稿、摄影: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