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 /2013-03-31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领域名称: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领域代码: 430109
所在二级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一、学科领域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热点学科,随着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革。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不仅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而且有极强的应用背景,电子与通信产品已深入工业、国防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上海海事大学电子工程系多年来在电子与通信产品开发(如DSP系统开发、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开发、单片机系统开发);船舶通信、导航与图象处理方面;港口无线通信与计算机测控;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如下:
1. 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能广泛扎实地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能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4. 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本学科的某些研究领域或专业方向上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5. 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繁重的科研开发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研究生导师
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1.智能信息处理与故障诊断
2.水下导航与定位技术
3.DSP及其应用系统开发
朱大奇(教授)、孔薇(副教授)、张颖(副教授)、杨文路(副教授)、黄洪琼(副教授)
港口无线通信与计算机测控
1.无线通信与测控技术
2.计算机测控系统
3.港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曾连荪(教授)、袁国良(副教授)、陈淑荣(副教授)、张友俊(副教授)、杨静副教授
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
1.数字图像与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数字图像与视频的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视觉信号处理与理解及其应用
谢宏(教授)、许开宇(教授)、安博文(副教授)、徐志京(副教授)、薄华(副教授)

 
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学员实行不脱产在职学习,学制两年半,理论学习一年半,总学分不少于32分,撰写学位论文一年。特殊情况可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相应延长学习年限,最多不可超过五年。
工程硕士生入学后,按照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的各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
五、课程设置
1、理论学习
(1)工程硕士生课程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企业或学校集中授课。
(2)课程开设时间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课程的实验环节和学科前沿讲座等需要进校学习。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数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9学分)
自然辩证法
1.5
36
考试
 
应用概率统计
2
54
考试
 
情报检索知识产权
1.5
36
考试
 
基础英语
4
108
考试
 
(11学分)
矩阵分析与应用
3
54
考试
谢宏
信息论与编码
3
54
考试
夏斌
模式识别
3
54
考查
孔薇
智能信息处理
3
54
考试
朱大奇
 
 
 
(不少于11学分)
DSP原理、应用与实现
3
54
考查
张颖
计算机网络
3
54
考试
 
嵌入式系统
3
54
考查
邬勤文
多媒体技术
2
36
考查
 
现代导航与水下运载器
2
36
考查
徐志京
数字图像处理
2
36
考查
 
学科前沿讲座
1
18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1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0.5
 
 
 
 
工程实践
0.5
 
 
 
 
备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3学分;基础英语1学分对应36学时,其他课程1学分对应18学时。
方案执笔人: 孔薇 分委会主席: 王晓峰 学院主管院长:刘广钟

六、学位论文工作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取得课程阶段规定的所有学分;通过中期考核;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制作。
1.论文工作:
(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岗不脱产的工程硕士生用于完成工程任务和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论文期间全脱产的工程硕士生,从论文选题之日起至论文答辩止时间至少为一年。工程硕士生的论文要进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的修改和答辩。
(2)工程硕士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时要安排工程硕生阅读文献和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
研究生本人写出一书面报告。选题报告要在有关的专家、导师和企业有关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进行;并经与会者集体评议,写出评语,给出考核成绩。
(3)论文质量和形式。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表明作者具有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及进行技术攻关的能力。论文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论文答辩工作
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组成。
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工程硕士答辩委员会由5位专家组成,其中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工程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应由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有关论文书写规范、申请答辩程序及学位授予等的内容,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