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全球文明史研究所讲座回顾 | 古代希腊与中国的蛮族观念与族群认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在全球文明史文献中心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古代希腊与中国的蛮族观念与族群认同”的讲座,本次讲座是“新·全球文明史讲坛”校庆特辑系列讲座之一,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黄洋教授主讲,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黄洋教授介绍了自己通过古代文明的比较来进行族群认同研究的思路线索、展示了这项研究是如何提出问题及其主要证据和结论。
首先,黄洋教授介绍了将古代希腊和中国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困难以及必要性。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的背景下,西方汉学界和古典学界涌现出一批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比较研究成果,由于希腊和中国相对于其他世界古代文明,其传世文献最为详实且保存较为完好,谱系也最为完整,所以能够支撑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但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学术舞台中却少有中国****发声,而这是中国****有实力且应当有所贡献的领域。黄洋教授指出了比较研究在学理和方法论上的复杂性和困难,但比较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法,历史比较研究仍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相似性,可以得出宏观论断;二是通过比较相似问题的差异性,能够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三是通过比较和相互映证,模糊争议之处可以得到澄清,以此弥补史料不全的局限。
接下来,黄洋教授称本项研究的问题源于目前学界对于希腊蛮族观念与族群认同的正统解释,这一解释值得进一步推敲。在古代希腊族群认同问题的正统解释中,Edith Hall与Jonathan Hall是影响最广的开创性****,Edith通过研究希腊悲剧中的蛮族形象讨论希腊人的自我认同,Jonathan则系统的讨论了古代希腊的族群认同问题。希罗多德认为,世界由希腊和蛮族两部分构成,而在希腊人看来,在希腊之外的所有地域和居民都是蛮族的,且蛮族的文明低劣于希腊。Edith与Jonathan都认为这样的蛮族观念起源于希波战争。Jonathan进一步认为,在希波战争之前的古风时代,希腊人通过内部亚群体的整合形成自我认知,而在希波战争之后,希腊人则通过与外部蛮族世界的对立来建构族群认同,这体现了希腊认同从“聚合性”到“对立性”的变化。黄洋教授列举了正统解释的文献证据和图像证据,认为以Edith和Jonathan为代表的正统解释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一是族群认同方式从“聚合性”到“对立性”的转变是一种过于简单的线性解释;二是忽视了古风时代希腊殖民运动对于希腊族群认同的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荷马史诗”的传播可能在塑造希腊蛮族观念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此,有必要对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蛮族观念、族群认同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族群认同的线性转变提出进一步追问。
由于直接记载古风时代希腊的文字史料较为匮乏,为了解决这一研究困境,可以引入古代中国的相关问题来进行二者的比较研究。因为古代中国将世界分为华夏和蛮夷,所以中国和希腊具有相似的蛮我之分,这一相似性是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且古代中国丰富的史料就蛮族观念的产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证据链,较为清晰的呈现了中国蛮族观念的形成过程,故而能够为理解古希腊提供参照。在儒家思想的世界图景中,“蛮夷戎狄”各属“东西南北”,这是观念的建构而非地理事实,蛮族既与华夏对立,又是天下秩序的一部分,华夏对蛮夷进行同化是天经地义,而蛮夷永远不可变夏。这一蛮族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泛化”的过程:在商代甲骨文中,“夷”与诸“方”并存,特指某一部落或邦国;“夷”与“戎”的互换使用出现在西周金文中,这一趋势从西周末到东周逐渐加强;在春秋战国时代,“蛮夷”与“华夏”并称且扰乱“华夏”的秩序。因此,古代中国的蛮族观念是在相互征伐、尤其是商周时期对外不断征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古代中国为参照系,有助于我们审视希腊古风时代的殖民运动与蛮族观念的关系。
古代希腊的大殖民运动中的武力征伐内容,长期以来较为受到忽视,但族群认同在战争期间会格外强烈。以Naukratis这一坐落在埃及港口、由多个希腊城邦共建的殖民城邦中的希腊圣地为例,黄洋教授说明了族群认同在在殖民运动时期已经出现,而这属于“聚合性”认同。《荷马史诗》中多次出现蛮族人的形象,如《伊利亚特》中的“卡里亚人”和《奥德修记》中的独眼巨神族,将希腊人的风俗习惯与之对立起来,这反映了希腊古风时代的“对立性”认同。由此可见,在希波战争之前,希腊人的族群认同应当是两种方式并存的,而非由“聚合性”到“对立性”的线性转变。法国****Fran?ois Hartog认为,奥德修斯在希腊世界的边疆游走,随着《荷马史诗》的流传,《奥德赛》为希腊人认识自我和他者提供了基础。
最后,黄洋教授总结道,并非在希腊人于希波战争后形成一般意义的蛮族观念后,“蛮族人”才进入希腊的族群认同,而是在蛮族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例如古风时期的殖民运动和《荷马史诗》的传播,“蛮族人”已经对希腊的族群认同造成了难以忽视的影响,“群体的边界”在古风时期的希腊认同中与希波战争之后同样重要,所以古风时代的希腊族群认同兼具“聚合性”与“对立性”两种特性,Jonathan提出的线性转变可能并不存在。古代中国蛮夷观念的形成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帮助我们理解古代希腊的相关问题。
黄洋教授的精彩讲座在掌声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古代中国的语文记录以其无可比拟的丰富程度,能够作为中国****认识外部世界的资源和方法论支撑,黄洋教授的研究为中国****如何在古代欧洲研究等中国****本无优势的领域内发现、进入和讨论问题,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论方面做出了示范。

相关话题/运动 文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华东师大成立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华东师大成立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6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这是国内高校首个跨学科高端社会主义历史研究院。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为了深入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复旦大学“印谱文献虚拟图书馆”正式启用
    2019年11月15日,复旦大学“印谱虚拟图书馆”(一期)正式启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香港著名印谱收藏家林章松先生、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以及来自校内外的专家****代表出席启用仪式。尹冬梅代表学校对林章松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复旦大学图书馆将整合相关资源,集中发力,进一步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
  • “东亚现代化进程及旧海关文献在研究中的运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9年10月9日,“东亚现代化进程及旧海关文献在研究中的运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为期两天,共收到学术文章41篇。来自国内32所高校及机构的72位****在会上围绕东亚近代海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方法、海关本体史研究和近代海关相关经济史与区域经济研究展开交流讨论。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裘锡圭
    专职研究人员裘锡圭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汉字学;古汉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史简介及自述裘锡圭,1935年6月生于上海。196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甲骨学与商代史”研究生结业。1960年至2004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任教授,1984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被芝加哥大学授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汪少华
    专职研究人员汪少华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训诂学;古代典籍与文化简介及自述汪少华教授,1961年1月出生于江西德兴。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1982年1月江西大学(南昌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1988年7月江西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 钊
    专职研究人员刘 钊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商周考古简介及自述刘钊教授,1959年7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2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任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起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古文字教研室主任,1997年起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施谢捷
    专职研究人员施谢捷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先秦秦汉文字及出土文献(含敦煌文献)简介及自述施谢捷教授,1965年11月生于江苏海门。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9月入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198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小艳
    专职研究人员张小艳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敦煌学;近代汉语词汇、文字研究简介及自述张小艳教授,1975年9月生于贵州余庆。1996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导师王锳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起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 剑
    专职研究人员陈 剑职称:教授电话:研究方向:古文字学;出土古文字文献整理研究简介及自述陈剑教授,1972年7月生于四川眉山。199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赵平安教授;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玉斌
    专职研究人员蒋玉斌职称:青年研究员电话:研究方向:古文字学;出土古文字文献整理研究简介及自述蒋玉斌研究员,1978年12月生于山东泰安。2000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董莲池教授;2006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