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庭国
严庭国,男,1954年生,教授,现任东方语学院院长,任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在也门、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援外教学、工作多年。除为阿拉伯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授课外,一直从事阿拉伯语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学术成果:《阿拉伯科技文选》、《叙利亚社会与文化》、《新编阿拉伯语教程3》、《新编阿拉伯语教程4》、《“义乌模式”——宁夏中阿经贸先行区之探究》、《解析叙军撤黎的历史演变》、《阿拉伯国家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自由贸易区》等论文30余篇。主持编纂《东方学术论坛•第一辑》、《阿拉伯学研究•第一辑》、《阿拉伯学研究•第二辑》。
学术项目:主持阿拉伯语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领衔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阿拉伯语语法》、领衔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项目《阿拉伯语语法》。
学术经历:曾多次参加“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多次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的“中阿经贸合作论坛”;多次参加上外中东研究所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 会,并发表多篇论文。
个人荣誉:1998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育才奖”、2011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科研一等奖,2012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孔令涛
孔令涛,生于1974年11月,中共党员,河南安阳人,祖籍山东。现任东方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生学历,阿拉伯语专业副教授。
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后留校任教,并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1999年—2000年曾赴埃及开罗大学担任访问学者;2002年起担任东方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02年获上外教育奖励基金管理二等奖;2005年—2008年,由教育部选派赴我驻埃及大使馆教育处任三秘,主管两国留学生交流等事务;2009年—2010年,由学校选调上海世博局参与世博筹办及运营工作,任AB片区部高级主管,负责亚洲地区阿拉伯国家参展事务,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称号,上海市教卫系统“世博先锋行动”优秀共产党员,上海世博会园区“文明服务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起担任东方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全面负责学院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
从事阿拉伯语教学及研究十数载,承担过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各年级及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和教材编纂工作,参与编写的《新编阿拉伯语教程》(2006年出版)一、二册2011年荣获“上海市精品教材”称号;研究方向为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近年来曾在国外学术期刊、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近年曾承担211工程三期项目子课题、校级一般科研项目等科研工作,并都已顺利结项。
王广大
王广大,1973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东方语学院副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学术骨干,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
一、主要经历
1993——1997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学习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1999年留学科威特大学文学院,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2002年留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200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10月任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讲师。2007年12月任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2008年1月任东方语学院副院长。
二、教学科研
先后主讲高级阿拉伯语、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视听说等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当代伊斯兰思潮研究、研究方法导论等研究生学位课程。2011年指导研究生在CRI杯全国阿拉伯语演讲比赛中获得高年级组三等奖。参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五、六册),主编《阿拉伯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自编研究生教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导论》。
在《世界民族》、《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回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11篇属于核心期刊来源刊,参编论文集《东方学术论坛》(2008)、《阿拉伯学研究》(2009年第一辑、2010年第二辑)等。主持2010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阿拉伯——犹太关系史”,承担校级重大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环境研究”子课题“沙特阿拉伯王国经营环境研究”。
三、学术会议
2008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参加沙特国王大学举办的“世界阿拉伯语大会”并就“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问题与未来”作主旨发言。2010年参加教育部外指委阿拉伯语分委员会暨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讨会联席会议、第一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2011年参加教育部外指委阿拉伯语分委员会暨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讨会联席会议、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
四、奖励
1、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
2、2009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3、2011年获上外教育奖励基金“兰生股份奖”三等奖。
陆怡玮
陆怡玮,女,1975年生,副教授。曾留学于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多年来除进行阿拉伯语本科教学外,深入进行阿拉伯女性文学的研究,发表了有关论文近十篇。陈 杰
陈杰
陈 杰,男,1978年10月生,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现任东方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1997年赴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留学,2000年赴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学习。2005年被评为上外青年教师“教学十佳”,并获得教育奖励基金外教社教学科研三等奖。现在上外第三届青年博士骨干。
研究兴趣包括阿汉语法对比、新闻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批评史、阿拉伯国情研究。在阿尔及利亚最高阿拉伯语理事会刊物、《国际观察》、《阿拉伯世界研究》(原《阿拉伯世界》)、《东方学术论坛》等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独著《阿拉伯语新闻研究——语言学与翻译学的视角》,合著《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合译《南风》、《中国之旅》、《穆尼拉》,参编本科教材《新编阿拉伯语教程》(三、四、五、六)、《阿拉伯语语法教程》(副主编)、《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文版),编著《阿拉伯语口语》,合编《实用阿拉伯语100句》、《阿拉伯语300句》等。主讲课程“阿拉伯语语法”先后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
联系方式:dfychenjie@yahoo.com.cn
祁学义
祁学义,男,回族,1967年2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沙特麦地那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再次留学沙特,获得了沙特利雅得国王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有译著《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该书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阿拉伯经典著作翻译与研究”子课题、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
高肃秦
高肃秦,男,1974年生。曾留学于埃及开罗大学。多年来在有关高校和企业从事阿语教学和翻译,进行阿拉伯语言研究,时有成果发表。
韩忡
韩忡,男,浙江省杭州市人,1976年9月出生,讲师。
研究方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998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1999年至2000年,获国家留学奖励基金委员会资助,赴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学习。
2001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
2007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任教,曾先后教授阿拉伯语精读、泛读、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报刊选读、阿拉伯国家政治与外交等课程。
2003年至2005年,被外交部借调,在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工作,任大使秘书、礼宾官。
获2007至2008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奖。
参与编写主干课程阿拉伯语精读教材《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一、二册编写。
主持完成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建设项目《(阿拉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阿拉伯世界研究》、《回族文学》、《东方学术论坛》等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译文十余篇。
2011年12月,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阿拉伯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会上选读论文《交际教学法及其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该论文收入研讨会论文集。
张雪峰
张雪峰,1978年生,讲师
1996.9——2000.6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本科)
2000.9——2003.3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硕士研究生)
2001.10——2002.6埃及开罗大学留学
2003.3留校任教
在《阿拉伯世界》、《现代国际关系》、《阿拉伯学研究》等刊物发表数篇论文,参与编写《新编阿拉伯语教程》、《阿拉伯语阅读教程》、《阿拉伯语报刊导读》等教材。
主要研究领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史月
史月,女,1979年2月生,博士学历,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
09/1997~07/200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系 学士
09/2001~07/2004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系 阿拉伯文学 硕士
09/2002~05/2003 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留学
09/2005~06/2009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系 阿拉伯文学博士
论文《东方学家对阿拉伯-伊斯兰形象的塑造》发表于《亚洲论坛》
论文《蒙尘的珍珠》发表于《阿拉伯世界》
论文《文学的政治与政治的文学》发表于《外国文学动态》
论文《阿拉伯网络媒体中的新蒙古人形象及其成因》收录于论文集《奶茶与咖啡-东西方文化对话语境下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
译文《汗水》发表于《译文》
论文《唐诗与阿拔斯朝诗之比较》发表于《东方学术论坛》
译文《中世纪阿中文明对话及其缘起》发表于《阿拉伯世界研究》
论文《阿拉伯民间文学中的英雄传奇》发表于《阿拉伯学研究》
论文《从<十亿之夜>看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发表于《阿拉伯世界研究》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他者化”:东方文艺创作的误区》,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写作任务,该项目已经结项。
参加教育部重大项目《东方国别文学比较研究》子课题《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承担部分章节的撰写,该书已于2011年1月出版。
参加《东方民间文学教程》中《阿拉伯民间文学》部分的撰写。
独自承担211工程三期建设子课题实施计划中的《苏丹与中国关系》一书的翻译。
周放
1. 个人信息
学历: 博士
职称: 讲师
学习经历:赴埃及开罗大学师范学院留学一年
工作经历:2006年起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师
2. 教学信息:
阿拉伯语系一年级精读课程讲师
阿拉伯语系二年级精读课程讲师
阿拉伯语系二年级口语课程讲师
阿拉伯语系四年级口译课程讲师
3. 科研信息:
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科学史、阿拉伯语言学
主要成果:
《西亚阿拉伯国家与亚洲自由贸易区》,载《阿拉伯世界》2004年
《弱势文化的开放性—关于倭马亚王朝翻译活动的几点思考》,载《外语与文化研究》
第五辑
《关于“中国”一词阿文译名词源考证的辨疑》,载《寻根》,2007年
《伊斯兰文化与近代实验科学——兼论伊斯兰文化对文艺复兴的贡献》,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
《阿拉伯语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其特点》,载《东方学术论坛》,2008年
《试论阿拉伯语和英语语法中的若干相似现象》,载《阿拉伯学研究》,2009年
《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
译文《在白昼的边缘》,载《世界文艺》,2005年
译文《鸟巢》,载《译文》杂志,2006年
《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
《穆妮拉》、《老人与小鸟》,载《外国文艺》,2009年
承担校级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伊斯兰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承担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翻译运动在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史中的地位”
参与《全国阿拉伯语翻译等级考试教程》、《全国阿拉伯语四级考试题库》等项目
参与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阿拉伯语语法精品课程”
曹一俊
曹一俊,女,1983年生,研究生学历,助教。2002-2006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2008年,先后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香港恒生银行;2009-2012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
目前从事阿拉伯语系本科低年级精读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阿拉伯语语音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参与编撰《阿拉伯语经典诵读欣赏》,参加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主要论文和科研成果有:
2010年,《对<古兰经>和<圣经>关于约瑟故事的若干比较和分析》,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待出;
2010年,《伊斯兰教末世论的思想沿革探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11月(第六期);
2011年,《马格里布犹太人述略》,阿拉伯学研究(第二辑),2011年6月;
2011年,《汉阿辅音对比及其对阿拉伯语语音教学的启示——语言迁移理论视角》,硕士毕业论文。
所获荣誉奖项:
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成人组)上海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首届“CRI杯”全国阿拉伯语演讲比赛(高年级组)三等奖。
陈越洋
陈越洋,女,1984年1月生。2009年3月留校工作,担任东方语学院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
工作以来所获得的主要荣誉: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