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研究团队导师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25

目前国际经贸研究所拥有专职研究人员15名,打造的研究团队包括:国际发展团队、国际贸易团队、开发性金融团队、国际投资团队、国际经济法团队,努力建设中国国际经贸及国际发展研究高端智库。


 
    

黄梅波     经济学博士  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南南合作与中国对外援助、开发性金融、中非贸易投资

电子邮件:mbh841123@163.com


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2000),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2000)、英国牛津大学(2007)、瑞士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2011)、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2013)访学或合作研究。先后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2008)、福建省十大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厦门市拔尖人才(2013)。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所长、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学术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管理委员会成员、联合国贸发会议“负责任的主权借贷行为”专家组成员、中国商务部国际投资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

黄梅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发展援助、国际发展融资、中国对非援助贸易投资关系等,是我国国际发展援助及中非贸易投资领域的知名专家,迄今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主持或作为第一合作者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近年主要研究课题包括:2011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课题:“负责任的主权借贷行为研究:国际规则与中国对策”;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援助有效性、发展有效性及中国对外援助的质量”;2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对外援助及开发合作体系创新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2013年与刘鸿武教授合作出版专著《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的战略研究》,林毅夫教授书评称本书“填补了中国对外援助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2016年出版的《南南合作与中国的对外援助》是我国首部中国对外援助案例研究的著作,该书英文版“South-south Coopera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Aid”2019年在Palgrave Macmillan出版公司出版,并获史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2020中国新发展奖”。近年来黄梅波教授频繁代表中国学者出席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关于中国对外援助、国际发展议程、中非贸易投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并发言,在相关领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李墨丝     法学博士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字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经贸规则

电子邮件:limosi@suibe.edu.cn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09),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2016)。主要从事数字贸易规则、服务贸易规则、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的研究。在《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独著2部,合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委局级课题2项。近年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新趋势及中国的政策选择研究》(2017)、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究》(2018)、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课题《跨境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相关问题研究》(2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经贸规则研究》子课题(2019)。

 



    

张  磊     经济学博士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投资、服务贸易

电子邮件:suibezl@163.com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2005),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7),瑞士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访问学者(2009)。兼任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已在《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独著2部,主持出版编著等10余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1 China’s Trade Performance Report: World Economy Restructuring and China’s Trade》,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服务业市场深化开放与国内规制研究——基于上海地区若干服务行业的实证分析》(2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关于当前服务贸易国际规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服务业开放政策系统集成的研究》(2017),上海市重点决策咨询课题《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扩大开放研究》(2016),上海市重点决策咨询课题《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研究》(2017),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专项课题《自贸区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发展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研究》(2019)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曾获2008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外经贸改革开放30周年”论文三等奖。



 

    

张  娟     经济学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投资、国际分工

电子邮件:nklucky@126.com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7)。先后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2014-2015)、捷克南捷克州技术经济大学(VSTE)(2017-2017),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2018)访学。在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SSCI)、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性论文包括“Managing Political Risks of Chinese Contracted Projects in Libya”(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12)、“Strategic Entry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nto Africa”(Journal of African Business,2013)、“Effec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Measures 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anging the Rules of Global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统计与决策》,2016(19))。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分工、资本流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研究”(201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金融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关系研究”(2017)、外交部项目“中欧发展战略对接在中东欧地区的实践与思考”(2017-2018)、农业部项目“喀麦隆农业发展与政策”(2017-2018)。作为第二作者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017年获得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文类优秀奖。

 



 
    

徐美娜     经济学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实证与政策、数字经济

电子邮件:xumeinax@suibe.edu.cn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2015),法国巴黎第一大学(UNIVERSITY PAIRS I PANTHEON-SORBONNE)经济学博士(2018)。主要从事新新国际贸易、贸易政策、数字经济、全球生产等相关领域的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曾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8)、Applied Economic Letters(2018)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搜索成本视角下互联网渗透驱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溢价的微观机制研究”(201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基于数字跨国企业视角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外贸发展思路研究”(2019)、上海软科学重点课题“嵌入全球数字平台促进上海数据价值链升级的机制、路径与措施研究”(2019)、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研究”(2018)、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跨境交付下新型服务贸易模式研究”(2015)等省部级项目,以及英国国际发展部国际合作项目“Aid for Trade and bilateral export upgrade under the policy volatility”(2019),参与出版《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等专著三部。

 



    

高  宇     经济学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异质企业研究

电子邮件:shirleygy@139.co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博士学习期间,曾赴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经济学访问学习。主要从事微观企业贸易实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以中国出口企业的异质性为主要研究内容。已在the World Economy(SSCI)、Urban Studies(SSCI)、《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科学》等国内外优秀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代表性论文包括“ Fixed Export Costs and Trade Patterns:The Case of China:”(the World Economy, 2017年7月);“贸易成本与纯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2期)等。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提高出口企业生产率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201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面上一般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科重点项目1项。

 



 
    

铁  瑛     经济学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人口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应用

电子邮件:tieyingx@foxmail.com


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2016)。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包括:“移民网络、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协定”(经济研究,2020年第2期);“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演进与出口增长”(经济研究,2019年第5期),“企业雇佣结构、中间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管理世界,2020年第3期)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城市人口结构与企业出口行为研究”(2018)、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异质性分化研究:动因、影响及中国策略”(2019),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余丽丽     经济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增加值贸易与全球价值链

电子邮件:yulili12345@163.com


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2016)。2017年入职以来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科学》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代表性论文包括:“国内增加值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统计研究,201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调结构、促内需能否降低中国的贸易转入排放”(经济科学,2017年第5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评估与预测——基于GTAP-MRIO模型和GTAP-E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8期)等;主持并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与上海自贸区创新实验的联动研究”(2017-2018);主持上海市哲社青年项目“上海拉动长三角实现价值链攀升及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产业路径分析”(2019)。代表性著作包括“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评估与预测(人民出版社,2020年)”。

 




    

唐毓璇     经济学博士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全球价值链、国际投资与援助、全球经济治理及经济发展

电子邮件:tang_yuxuan@hotmail.com


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经济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4);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处研究顾问。2020年获得德国发展部GIZ“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高级培训认证。代表性成果包括:“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multinationals: a framework of issues”(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9)、“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循环研究”(经济科学,2017年第3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型全球化格局”(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3期)、“the Growth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 A Micro-Macro, FSA-CSA Framework, in Growth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UKAIB2016优秀会议论文),中文专著2部、英文独著1部,参编3部;参与国家社科专项课题“引导美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2018),国家发改委课题“‘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格局的经济理论范式研究”(2017)、国家开发银行项目“一带一路系列研究”(2016-2018)等。参与设计并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报告“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2017”。

 



    

姜  璐     国际关系博士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国际发展、非洲政治经济发展、中非关系与发展合作

电子邮件:jianglu@suibe.edu.cn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国际关系博士学位(2017),复旦大学公共管理流动站博士后(2017-2019),复旦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19-)。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政治经济发展、中非关系、国际发展合作等,曾多次赴莫桑比克、南非、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进行田野调查。业已出版英文专著Beyond Offici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Chines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African Agriculture (Palgrave McMillian, 2020),在《国际政治研究》、《国际展望》、《亚太经济》、《复旦公共行政评论》、International Affairs、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对非援助创新与非洲国家发展自主性研究(18CZZ011)”,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多项。


 



 
    

阎虹戎     经济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援助

电子邮件:yhrjnyy@163.com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代表性论文包括:“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能够提高员工收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11期)、“全球治理的新动态:国际生产体系扩张对全球微观治理框架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1期)、“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改善了母公司的员工结构”(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1期)、“中国OFDI的Linder假说:基于二元边际的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9年第1期)、“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南方经济,2019年第8期)”、“互利共赢:中国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出口能力提升(世界经济研究,2020年第3期)”,“外商引资政策、精准导向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国际贸易问题,2020年第6期)”。代表性著作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变动: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

 



 
    

王  钊     法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对外援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全球发展治理

电子邮件:zw435@suibe.edu.cn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博士(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2016-2017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外交学专业学士,入选2019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代表学术成果包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与国际发展援助的“共生”:基于产业结构差异的视角》(《外交评论》,2020年第2期),《服务经济时代的西方发展援助:产业结构变化与英国废除捆绑援助政策1992-2002年》(人民出版社,2019年),《范式差异对于国内政治研究路径的影响分析:比较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范式的角度》(《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发展融资创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关系研究”(2019-2022年)。

 



 
    

罗明津     经济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开发性金融、公司金融、国际贸易

电子邮件:luo_mingjin@163.com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8);其中,2015-2016学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经济学系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代表性的成果:“Financial Constraints, Macro-financing Environment and Post-Crisis Recovery of Firm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2018年5月)、“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危机冲击及经济恢复”(专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何种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更大?来自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财经研究,2018年3月)、“企业出口行为的就业波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世界经济研究,2019年5月)。201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张广璐     经济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管理、国际能源合作及服务经济

电子邮件:guangluzhang@suibe.edu.cn


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2019)。已在《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Emerging Market Finance & Trade》等SCI、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包括“Impact of structure on unified efficiency for Chinese service sector—A two-stage analysis”(Applied Energy,2018年231卷);“Ca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significantl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China”(Emerging Market Finance & Trade,2018年54卷)等。曾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6/2017/2018/2019》(2016)的编写,以及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电煤市场化对粤电集团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2013)、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厦门市碳排放峰值研究》(2015)、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项目《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能源电力发展研究》(2016)、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项目《石油储备体系及储运市场研究》(2016)等横向课题的研究及撰写。





牛东芳     法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国际发展合作法

电子邮件:corky0726@126.com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9);主要成果:《论声音商标审查采用获得显著性标准的依据及其完善》(《中州学刊》),并被《新华文摘》数字版全文转载;《“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策略》(《知识产权》);《商标权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黑山共和国》(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相关话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