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ESI数据库检索情况,我校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吴江教授重金属污染控制实验室于2020年9月份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273)上发表的论文“In situ self-growing 3D hierarchical BiOBr/BiOIO3 Z-scheme heterojunction with rich oxygen vacancies and iodine ions as carriers transfer dual-channel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5258)及于2021年5月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IF:19.503)上发表的论文“Surface defect engineering of Fe-doped Bi7O9I3 microflowers for ameliorating charge-carrier separation and molecular oxygen activ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727)。两篇论文分别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及ESI高被引论文。两篇论文第一作者均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贾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通讯作者为吴江教授。这是吴江教授课题组在燃煤烟气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方向上发表的首篇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和第四篇ESI高被引论文,是机械工业清洁发电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中心和学校高原培育学科在烟气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


电厂烟气中含有汞、砷等大量重金属,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其排放控制日益引起重视。该ESI热点论文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将BiOIO3纳米片原位自生长在BiOBr微球上,构建形成了富氧空位的三维分级BiOBr/BiOIO3复合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对光催化氧化烟气中重金属具有良好的效果。这项工作通过Z型异质结和氧空位的协同效应不仅能够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传输效率,还能有效促进模拟烟气中分子氧活化生成更多的活性氧物种,为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该ESI高被引论文通过简易溶剂热法合成Fe3+掺杂的Bi7O9I3微花,合适的Fe3+掺杂量不仅可以调谐Bi7O9I3表面的氧空位含量优化激子解离,还能促进电荷载流子分离及分子氧活化,利用铁离子和氧空位对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协同捕获从而提高Bi7O9I3光催化脱汞效率,为烟气净化及光催化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6126),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B06051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8ZR1416200 )以及得到了机械工业清洁发电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学校高原培育学科等支持。
ESI高被引热点论文是指发表于十年内某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全球前1‰以内的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发表于十年内某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全球前1%以内的论文,它从文献角度反映了论文影响力,ESI高被引热点论文是衡量学校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能机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