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导师
1、刘汶蓉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职务: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代际关系,文化价值观变迁,老年社会服务与政策。主要研究社会转型和发展脉络下的家庭凝聚力和代际团结问题,探讨家族主义文化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现代呈现,以及中国家庭制度与社会发展、国家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曾为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分校儿童、青年和家庭系访问学者(2014年2-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出版专著《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关于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等,在《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2、李骏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副研究员 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社会研究,包括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社会学评论》(英文)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社会学会和上海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2014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计划”、“社科新人”以及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为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上海社会学学会理事。
3、张洁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心理学博士 研究领域:社会情绪与集群行为、情绪与传播、决策情绪,媒体上的群体形象。先后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特色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英国科学院王宽诚基金、法国外交部精英计划、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近年来出版《社会转型期后悔情绪之研究》、《欧洲的翅膀与中国的云彩》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Do 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 treat contradiction differently? (H. Mercier, J. H. Zhang, Y. Qu, P. Lu, & J-P V. Henst)、《重大事件舆论引导的中国路径——一种基于公众情绪色谱的模型构建》、《后悔内容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美的初步比较》等多篇论文。
4、陶希东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理学博士 研究领域:城市区域发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区域跨界治理、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青少年发展教育。近年来在《社会科学》、《城市规划》、《上海经济研究》、《解放日报》、《文汇报》、《学习时报》等核心刊物或重要报纸发表30余篇论文或文章,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主持或参与课题总共20余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课题多项。独立或合作完成著作十余部,代表性专著或合著有:《浦东之路社会建设经验与展望》、《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型期中国跨省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以行政区经济为视角》。5篇专报获中央和上海市委领导批示。合作论文《我国特大城市社会稳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路》获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合著《科学发展观:中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获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为上海社会学学会理事。
5、臧得顺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社会学专业博士 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劳动关系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都市就业结构性短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视角”,任子课题“新生代农民共就业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负责人。专著《“谋地形乡村精英”的生成:巨变中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获得2012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以及2014年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为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理事。
青少年社会学专业导师
1、华桦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研究领域: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高考改革、青年宗教信仰。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科学》、《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教育公平新解——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探究》、《教育公平论》,译著《童年的未来》、《为了孩子的缘故》。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市“晨光计划”及各委办局课题多项。曾获法国外交部和人文之家基金会提供Hermes博士后项目资助,参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会资助课题“法国华人宗教”,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宗教、社会和政教关系研究所保持长期合作交流。获 201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2、杨雄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其他职务:兼任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慈善研究中心主任等。目前还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咨询专家、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常委、十三届上海市政协社会法治委员会副主任等。研究领域:青年社会学、社会治理与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思潮与青年文化、独生子女与家庭教育。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际奥委会等重要课题和规划课题30多项。多次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市政府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励和中央常委、政治局委员肯定性批示。出版论著:《巨变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中的中国青年》、《社会阶层新构成》、《网络时代与社会管理》、《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青春与性》、《激情与理性: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激进主义思潮研究》、《让孩子幸福》、《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主编)、《上海民生民意报告》(主编)等20多部;发表论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关于重大决策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思考》、《独二代成长状况与未来家庭、社会的风险》等60多篇。曾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以及“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全国百名家庭教育公益人物”、“首届上海十大社会工作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3、何芳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研究领域:西方青少年理论、教育与社会政策。承担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孤儿’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2011年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美国流浪儿童救助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撰写专著《“流浪儿”在美国:社会救助的制度、实践与启示》;出版译著《童年论》。发表论文《美国的无家可归儿童:近十年来相关研究综述》、《独二代:成长状况、社会风险及应对策略》、《欧美青少年文化发展历程》等。2011年赴美国莱斯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4、徐浙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其他职务:现任民进上海市委妇女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福利与家庭政策。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公共政策研究。曾在《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家庭的青少年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发展及干预对策研究”和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风险与预防”。
5、程福财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青少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研究员,毕业于香港大学。其他职务: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人口决策咨询专家、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研究领域:儿童福利、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研究。先后主持“流浪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2008年)和“困境儿童国家保护制度研究”(2015年)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多项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论文二十余篇。先后获得澳大利亚长江进毅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张仲礼学术奖、上海市曙光计划等奖励和荣誉。
6、雷开春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学专业博士 研究领域:社会网络、社会分层和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篇论文,3篇被人大复印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1篇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篇获“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博士学位论文《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评为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出版专著《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并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出版资助。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7、魏莉莉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学博士 研究领域:教育社会学、青年价值观、家庭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90后人才培养与我国未来国家竞争潜力研究》和《中国梦背景下“90后”人生追求的现状、成因及培养策略研究”》。出版专著:《“90后”与未来国家竞争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提升国家竞争潜力亟需变革家庭教养方式——基于上海市90后青少年成就动机的实证研究》、《高中生创造力危机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儿童政策发展趋势研究》等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