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4二战考研:复旦大学基金专业过来人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 /2014-05-16

 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吧(开始步入平凡模式),本科是浙江的千年老二,双非,你们估计都没听过,所以也就不值得一提了。本人二战,记得一站的时候,最后专业课考完,出来就给我妈打电话:“妈,今年应该是考不上了,但是也没差多少吧,我想明年再考了,对不起。”最后查到的分数比院线低了6分(389),于是就果断二战了,引用君君的话,也是我的心声“因为不甘于失败”,我个人比较执拗,不达梦想誓不罢休的。

 
       简单说说二战前的准备吧,最重要的是关于人的因素吧,首先是自身:身体方面,你必须不断锻炼,保持健康,学习才有效率,建议每天跑两到三次吧,不用太多,我基本是上操场跑10圈每次,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精神方面,二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你不再像一战时候那么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再不顾后路。打个比方吧,一战时候看的那些励志电影不再那么励志,彼时鼓舞人心的歌不再那么带劲,所以你必须时不时地找些新的激励方式,我承认,这的确很难,但是总能找到出路,比方说多和你以前的老师交流之类的,他们能够给你正确的指引,多去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个人去看电影等等,通过遇见未知的自己,来重新认识自己。其次是队友,其实在每个学校,总能遇见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当然此处指的是志在二战的孩子,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就很幸运,没通过多少途径就结识了两位研友,一战都与目标院校相差无几,分别是考浙大,人大的金砖,我们在后勤处申请到了寝室,当然这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够有的福利,由于我们三在前行的路上彼此鼓励,互相鞭挞,当然偶尔还有互黑,今年二战都得以如愿。至于其中如何相处之类的细枝末节,就不再赘述。再举一例说明好队友的重要性吧:我们寝室旁边喝斜对面住的都是二战的兄弟,平时偶尔有相互走动,但是他们都在寝室里看书的,兴致来了就dota一句,或是《继承者们》,而我们三每天早起去教室,风雨无阻,可以说比一战的还要用功。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两个寝室集体“阵亡”。所以,考研找个志趣相投又肯用功的孩子真当是非常重要,当然还是取决于个人偏好啦,比如有人就喜欢单独作战。
 
至于关于每门课的复习,由于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是专业课的问题,我就先从专业课开始说吧。首先我想明确的是,二战我是毕业以后7月份就开始看书了,不像某些大神级别的孩子,9月考完CPA才重操旧业,而且CPA还过了,默默的表示膜拜,至于这其中如何权衡和时间安排,我也不细说了,还是和个人情况有关吧,希望大家都能够有良好的自我定位和自主决策。记得以前看过N篇经验贴吧,关于专业课,确实最重要的是推荐书目,分别是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朱叶的《公司金融》,刘红忠的《投资学》以及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学》当然具体的版本问题,都在上面的链接里面了。我列出的这个顺序呢,大家可以参考作为自己复习的顺序,大致是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吧。
 
       先说说《货银》,大家都认为这是最简单的一本书,我本人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同意吧,看过去是不怎么费劲,可是想要拎成体系,还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特别是弄明白最后几章的货币理论部分会更加费力。对了,有人可能会去看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那本《美国货币史》作为此部分的补充,个人觉得没必要,主要里面以实证为主,具体只要掌握《货银》里面货币学派的理论精髓就可以啦,弄深入了产出太低,还很费时。《货银》的重点章节我觉得就是Chapter3,4,5,9吧,当然其他的一些章节也有满热的一些东西,比如Chapter2信用和利率中的利率市场化问题,我习惯把热点结合到书本的具体章节当中,这样就能够两者兼顾。还想补充的是,对于这些热点,比如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至少要弄清它的基本概念吧,对相关的发展进程,比如去年的“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如果没记错的话)也最好要做到心知肚明,以及外国的一些经验,另外对比之下,在国内要开展相关的改革,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拓展的部分。对于Chaper9中的通胀问题,我想推荐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作为大家复习的辅助材料,当然只看相关的通胀章节就够了,老米关于通胀原因的论述非常的persuasive,不过他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有可能会束缚我们的视野和观点形成,所以大家就当是其他通胀成因论的补充吧。最后,虽然货银相对简单,但还是建议全面复习,我此前一直以为Chapter6不重要,也没仔细看,结果今年应该是考了个“金融深化”的名解,幸好当时看过“金融抑制”是怎么回事,然后就从它的对立面来答题,所以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要犯和我同样的低级失误。
 
       接着说刘红忠的《投资学》,被很多人奉为天书,也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它的难度摆在那里,特别是那些复杂的模型和数理推理尤其让人敬而远之。也有很多经验贴说,看看文字部分的就可以了,我觉得可以再进一步吧,我的方法是把很多写的蛮好的又可以通过细读加以理解的文字部分自己摘抄成册,最后弄下来内容也不是很多,大家可以看下图的示例。这样整理的好处在于,到后期的时候,时间很紧如果还拿着本很厚的书在啃,心理负担肯定会很重,而如果有笔记的话,不免轻松很多,事实上,我每门课都整理了笔记,后期的话理论知识方面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笔记和自己整理的相关热点上面。而且,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到写书人的逻辑,而且会加深对一些部分的记忆和理解,比如:Chapter3中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中的文字部分,完全可以用来回答今年论述的第一题(行为金融的问题),还有Chapter4中对于有效市场的检验,里面那些坐标图,多画画应该会让自己对于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然,涉及计算的部分我没有在自己的笔记上体现,而是用便签在书上标出,轻而易举就能能够翻到。最后补充下,很多前人也推荐厦大张亦春和郑振龙的《金融市场学》,我也觉得这书配套刘红忠的《投资学》再好不过了,不过前提还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啦,不然到时候参考书目都读得不透彻不是就舍本逐末了。前面说的笔记整理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自我权衡,看看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二战两年整理过两次,四本书前后腰整理差不多三月,工程量浩大,望三思,整理给我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写字的这只手不能长时间用力,比如拿筷子吃饭的时候,拿久了就会发麻
下面说说朱叶老师的这本《公司金融》,被很多人吐槽,写得太烂,不过我本人觉得写得很好,但是还是有缺陷的。这本书的最大的特点在于给你灌输很多的微观金融理论,从第一章上来就是介绍微观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但不是怎么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写书手法,初次看特别是有跨考的孩子第一次看,真的是非常费劲。不过书本后面很多章节都会不断地重复,这对于记忆和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很多时候一个理论会重复很多次,还不尽相同,那么对于单个的理论可以前后相互补充着理解。另外这本书的侧重点还是重在理论吧,计算部分说实话写得不严谨而且很多课后的习题,答案是做不出来的,而且很多题你是找不到例题的,就无从下手了。有人就建议可以补充看看罗斯的《公司理财》,那本书还是偏于计算,不过我是没看过的,虽然之前买了,觉得里面的有些计算也很繁琐,而且很多题的条件都是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给出的,让人有时很不习惯。如果是理论,单看朱叶老师的这本书就足矣,它对理论的编排我觉得是恰到好处的,虽然这些理论都是舶来品。大家也知道,能够自己提出个理论是有多难,能把这么多经典的理论完美的串在一起也不是易事,朱老师的理论编排不是我一个人说好,我那两室友都常常来借我的书看公司金融的经典理论,他们的参考书目都是罗斯那本,对理论的阐述都不系统,而且也太浅薄,有时候就是只言片语的带过。关于理论,我还想说,很多的理论,朱老师在书中都表明了文章来源的,都是些经典的论文,大家可以下来看看。我运气比较好,记得书里面有提到过“IPO折价之谜”,我当时就专门去下了这篇文章,加深了理解,结果今年的名解就考到啦,至于下载网站我也推荐两个,是一位财大的博士告诉我的:ideas.repec.org以及www.nber.org。上面很多好文章,都是出自JOE,JOF的,以后毕业论文找外文也可以从这里面下载
相关话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