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学界业界齐聚,共话传播的现实与未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圆桌论坛举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0

“抖音和快手到底是算法的胜利还是KOL的胜利”“无所不在的智能是我们今天正在走入的世界和未来要拥抱的新世界,这是我的观点”……
全媒体形势下,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播业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激荡。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与变化,传媒人如何应对?如何认清当下的现实看清未来的前路?

5月28日晚,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正知书院联合主办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圆桌论坛——“传播的现实与未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易观创始人于扬、界面新闻创始人何力、新奥集团首席品牌官陈丹青、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前一点资讯CEO李亚、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总裁黄翔等嘉宾围绕“传播的现实与未来”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正知学院轮值主席吴伯凡出席论坛并致辞。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主持圆桌。


几位嘉宾均活跃在中国传媒界的各个前沿领域。于扬是提出“互联网化”、“互联网+”概念的第一人,他所提出的“数据驱动精益成长”方法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何力拥有27年的财经媒体从业经历,其媒体生涯贯穿了中国传媒市场化20年历史。陈丹青历任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联想集团品牌沟通部总经理等职,对于公关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观察。吴声是中国互联网原创商业思想的重要研究者和实践者,其商业作品对中国新经济企业影响深远。李亚先后担任凤凰网总裁、一点咨询CEO,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生导师、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于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有着深刻了解和洞察。黄翔在担任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总裁的同时,任IDG常务副总裁,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从业经验丰富。
在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时代,新闻与传播也将迎来革新与重构。围绕新技术对传播的影响,嘉宾们带来了他们对前沿问题的最新见解与思考。
在谈到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时,于扬表示,未来的世界是数字的世界,一切场景都会被数据驱动。“就像大家随处可见的红绿灯,以后很有可能不是固定秒数,而是根据道路状况随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畅通。”
何力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商业和财经领域,算法和算力达到越高的强度,预见性就会越来越精准。信息是在消除不确定性,因此,传播的内容是越来越丰富,新闻却越来越少。
吴声则从新的传播生态出发,探讨了新的传播生态带来的融合。“它不仅仅是表现为我们现在理解的每一个人作为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渠道者的一种多重属性,而且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被一个新的代理机制重新定义了分发方式。”
那么,数据可以带来什么?数据的陷阱在哪里?人可以驾驭数据吗?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媒体与传播应该如何自我调整呢?
“媒体应该考虑,怎样以最小的代价、傻瓜化地让用户表达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用的内容,而不止是根据算法单一的猜测来做。”李亚说,往往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互联网、资本市场江湖中,最大速度的用户规模化是一个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能力。
“在今天打造品牌的时候,更多是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到底要传递什么信息。”陈丹青表示,面对当今的复杂性,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类型的行业,每一个行业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境和渠道。
黄翔则认为,媒体还是需要赢在质量。“像《国家地理》,最有名的是照片,去没人去过的地方,我们就要用新的技术的手段,如无人机、人造潜艇等。无论用什么技术和算法,真正稀缺的内容是受欢迎的。”
嘉宾们的分享帮助新闻传播学科的年轻学子进一步了解传播的现状,并对传播的未来发展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开展与产业界的对话,促进传播学实践领域的交流,同时也给予在校学生生涯发展建议。
“技术演进是媒体与新闻教育的驱动力。但我们并非技术决定论者。媒体的合法性,在于推动人类大同、社会进步与市场完善。”论坛现场,张力奋展示的许多与传播科技相关的实物令人动容。17世纪的报纸、19世纪的美国科普杂志、20世纪30年代的老式收音机……这些老物件记录了传媒发展的历程,也刻画了许多传媒人的生涯故事。
据悉,本次圆桌论坛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今年正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立90周年,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学院素有“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美誉。今年,新闻学院将以开展一系列院庆纪念学术活动,包括出版博学、切问系列学术著作,举办全球院长论坛及一系列学术研讨会。
相关话题/媒体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