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fudan.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0a/da/37c68caa42f9965c6300b7211e50/7bff4d9a-2e2d-48c7-8352-2c0bb5088d24.jpg)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10至1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初始诊断时即发生脑转移,在整个病程中约50%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并且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更高。发生脑转移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自然生存期仅为1至2个月,传统的手术、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脑放疗的生存期也只有3至6个月。各种检测和治疗技术的发展,给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与传统诊治明显不同的改变。手术、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尤其是EGFR、EML4-ALK、ROS1等驱动基因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延长了生存期。靶向药物的广泛使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驱动基因阳性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策略。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从事肺癌诊治的相关专家和特别聘请的循证医学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共识小组,基于临床研究和实践的现状,响应国内外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内肿瘤诊疗的现实状况,按照GRADE分级系统的原则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评价,充分讨论并对每条建议进行了投票表决,制订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上海)》,以期更好地规范我国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共识小组在启动后的半年内组织了3次全体会议,从筛选热点问题到决定证据级别,再到最后现场辩论投票,一部凝聚责任、心血和学识的专家共识终于在本次高峰论坛顺利发布。论坛执行主席、专家共识小组召集人、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表示,专家共识内容力求科学性和实用性,形成过程力求动态化和透明化,从而既方便广泛使用,又反映该领域的前沿进展。他希望本次发布不是终点,而是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规范化诊疗、乃至我国肿瘤脑转移规范化诊疗的一个新起点。
在专家共识发布仪式之后的学术研讨环节,专家们就脑转移瘤领域的最新诊疗进展、临床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以及热点问题等进行了精彩演讲和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