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中文系简史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前言: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前身是复旦大学国文部,国文部时期,中文如同现在的英语,是全校各系的必修课程,并非专门研究语言文学的科系。 1925年秋,改部为系后中国语言文学系正式诞生。从那时起,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复旦大学一道,共同走过了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
艰苦创业 酝酿新生
1902年春,马相伯先生创立的震旦学院,虽然用外文教学,但对国文也相当重视。1905年 9月,震旦改名复旦公学。 此时的复旦没有文科,作用为“政法科,商科大学之预备”, 下设伦理、国学、法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伦理、心理、理财、 法学、簿记学、 体操、音乐、拉丁文等课程。 当时校章规定: “凡投考者, 次中西文俱优为最合格……, 惟中文差者随时屏斥”;“本公学于考取学生时,皆取文笔业已通达者。”
1912年,复旦进入私立公学时期,李登辉先生任校长,规定无论大学预科还是中学部,均需修习国文,并另设国文部。当时教授国文的教师有: 蒋兆婴、杨昌、邵闻泰、赵玉森等》。 1917年.复旦公学开办大学本科,改名复旦大学。复旦进入私立大学时期,李登辉先生仍任校长,学校扩大后,更重视国文教育,这在当时的校章与入学规定中可见一斑。当时校章规定:“其国文一科,以尊重国学,故特设专部教授。”入学规定:“试验作文一篇,以辞句通顺,缀字无讹者为合格。”此时教授国文的老师有:叶楚伦、 于定、 陆冠春、陈望道、殷章瑞、何宪琦、葛豫夫、郭祖根、刘大白、陈传德、陆曾沂等。1924年夏,前国文部主任邵仲辉先生向本大学行政院提议改国文部为中国文学科。
黑夜重重 不屈抗争
1925年秋.实行改部为科,中国语言文学系正式产生。当时设系的三个宗旨为:(一)顺时代之趋向,整理研究中国文学。(二)满足青年学生学习文学之需求。(三)使全校学生除学习一般应用课程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精修博选的机会,以改进学校国文教学状况。1929年,系科改组,文学院成立,原文科外国文学系、史学系、中国文学科的中国文学系、社会学科的社会学系,组成复旦大学文学院,并增设新闻系、教育系。1933年,系大纲规定设系之主要目的为:“以现代眼光,研究历代文学,以世界眼光,创造本国文学”。确立施教方针为。“1、养成学生有探讨整理本国文学之能力。2、能创作本国文艺。3,能理解世界文艺思潮。”并规定本系的必修课有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文选、诗选、修辞学、文字学、诗歌原理、小说原理、戏剧原理、文学批评、文艺思潮、艺术论,本系学生非习完之,不得毕业。可见中文系的课程已形成一个理论性、基础性较强,涉及面亦较广泛的系统。 1935年,复旦诞辰30周年,中文系对十年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当此时,本系学科已相当完备,成绩也已十分可观。1937年10月,日寇侵略上海。本校大部分师生内迁于重庆,留在上海的李校长与留沪教师在租界办沪校。1938年6月,沪校改称复旦大学补习部,文科院照常运作。1946年10月,重庆部与上海补习部合并于上海江湾,两部中文系也合并一处,教师阵容得到增强。 1947年元旦,为抗议美国士兵的暴行,本校37位教授联名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指出美国政府已抛弃了抗战时较为正确的政策,揭露了美国视中国为半殖民地的事实,认为中国,学生的抗暴行动,“按之正义与政治上之需要,均甚正确,应予声援”。这些教授中中文系教授有:方令孺、陈子展、吴剑岚、章靳以、余遂辛、马宗融、胡文淑等。 解放前(1925—1949)中文系历任系主任有:叶楚伦(1925)、刘大白(1926)、陈望道(1927至1948)、孙良工(193 1)、谢六逸(1932至193 7)、陈子展(1938至1948)、应功九(上海补习部)、郭绍虞(1949)。
旭日和风 茁壮成长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此时复旦大学有文、理、法、商。农五院,中国文学系是文学院所属五个系之一。7月,包括陈望道等17人的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8月,同济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的有关院系、中国新闻专科学校与复旦大学文学院合并,部分师生转入复旦中文系;中文系开始分为文学组和典籍组。 1951年,中文系成立“文学史”和“语文”两个教学小组,并出版油印刊物——中文系刊。 1952年9月,华东地区院系调整,取消文学院,中文系成为独立的系科。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的中文系师生调整来系。10月,院系调整工作完成,奠定了中文系的教学格局。同时,中文系建立起教学组织,分设语言、写作实习、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四个教学小组。1953年5月至6月,中文系教务处制定并公布了教务会议条例、系工作条例、教研组条例等,进一步加强系的领导,巩固教学组织。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为:1、培养高校语文系助教和中等学校语文老师;2、培养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和初级科学研究人才;3、培养文化部门工作干部。1954年6月至7月,中文系建立起资料室。改“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旧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便在适当时候增设兄弟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左为陈望道先生)
身陷浩劫 痴心不改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胡风的批判,复旦中文系与外文系联合座谈批判胡风思想。许多教授被迫撰文批判胡风的时候,与胡风关系密切的贾植芳教授却挺身而出,对这种批判表示不能接受,5月15日,贾教授被“停职检查,交代问题”,随即送公安局关押。 1957年,招收副博士研究生4人。 1958年,设立文学研究室,并将陈望道校长于1956年创设的语法逻辑研究室改名为语言研究室,同时挂靠在中文系。分设语言和文学两个专业。1959年,举办语文夜大学,将语言、文学两个专业重新改为专门化,取消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专门化。确定培养目标为:“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能胜任教学和语文研究的工作者。”1960年,3月底开始新的一轮“大跃进”,在全校文科师生学习中文系三年级的过程中提出搞“文学革命”。在此号召下,中文、外文、新闻的部分师生开始批判蒋孔阳先生的所谓“修正主义美学观”。本年开设干部专修班。1964年,由于“备战”需要,中文系根据学校安排,在青浦县三湾队征地造屋,准备一旦作战,即行搬迁。一、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及部分教师,于1964年至 1966年在该处一边劳动,一边上课。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小组”替代学校掌管行政工作,党组织停止领导。中文系学生,教师分别成立“战斗组”,兴起“停课闹革命”和全国性的“革命大串联”,在一片“造反”声中,许多教授学者及少数学生被打成“牛鬼蛇神”,备受折磨,丧失人身自由。本年停止招生,毕业生暂缓分配。1967年,“军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文系。1968年8月18日,“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文系,开始了“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并成立“革命委员会”,正式替代原有行政单位,并彻底改变原来的教研组织。1969年9月,“五·七”文科试点班开学。1971年,中文系恢复招生。设文学评论专业,学制为三年。原来被停止活动的语言教研室恢复建制,开展科研活动。1972年,中文系增设文艺创作专业。1976年,中文系增设汉语专业。本年开始拨乱反正,“文革”中被取消的文学研究室恢复建制,系资料室也开始正常工作;由学校创设的鲁迅研究室下放挂靠在中文系。
春去春回 再创辉煌

1981年,增设一个外国留学生教学研究和图书资料室。6月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所成立。1983年,中文系本科中国文学专业和汉语学专业。开始招收秘书干部班,学制二年。
1988年,新闻系书刊编辑专业转入中文系,并增设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修学科。 1989年,增设比较文学教研室。1990年,中国文学和汉语言学两个专业,同时招收秘书专业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专科生。1993年,台港文学研究所挂靠在中文系。这以后中文系继续保持全方位高速发展,不断繁荣壮大。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草创于困境之中,经历了战争炮火,政治风暴的重重考验,终于发展成今天人才辈出,师资雄厚,成果显赫的大系,相信在未知的岁月中,中文系定能长青不衰,为中国语言文学事业撑出一片绿荫!(陆佳整理)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