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教师个人资料
姓 名: 刘建军
办公室: 021-65643551
电 话:
系 别: 政治学系
职 称: 副教授
是否博导: 否
邮 件: jianjun2003@yahoo.com.cn


教育背景/学术经历
刘建军,男,1969年8月生,山东省昌乐县人。
1987—1991年,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1991年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1—1994年,在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至今,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任教。
1997年-2000年,师从曹沛霖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1年1-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乔治亚大学进行学术研究。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领导科学。




所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政治学理论
本科生课程:中国历代政治与行政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领导科学

 --课件下载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个人·组织·国家――社会转型与政治秩序的重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
2、“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反应――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政治学专题研究”(复旦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4、“一党执政下的现代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著作: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与林尚立、陈玉刚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 —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MPA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大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论文:
1旧权力观念: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文化阻力,载探索与争鸣(上海)1993年第6期
2文化的政治困境,载读书(北京)1993年第12期
3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变迁,载天津社会科学(天津)1996年第4期
4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载政治与法律(上海)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政治学演化的内在逻辑:从价值取向到科学取向的嬗变――兼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贯通,载新东方(海口)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政治哲学反思,载文史哲(济南)1997年第1期
7市场经济与政治文化论纲,载新东方(海口),1997年第5期
8钱端升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载文史哲(济南),1998年第3期
9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载理论学习月刊(福州),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昨日院士萧公权,载读书(北京),1998年第8期
11过渡时期单位复合功能的变迁,载新东方(海口),1998年第4期
12自由与民主的极限,载新东方(海口),1999年第2期
13革故鼎新:20世纪人类政治生命的展开,载新东方(海口),1999年第4期
14组织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对单位组织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昆明),1999年第5期
15政治知识化与知识政治化:中国传统政治形态探析,载文化中国(加拿大),第31期。
16微型社会:计划经济下单位的构成南京社会科学(南京),2000年第1期
17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昆明),2000年第5期
18单位体制生命力衰减的根源及其后果,载文史哲(济南),2000年第六期
19跨文化领导:对中国领导者的挑战,载领导科学(郑州)2002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20从领导者到领导群:领导理论在21世纪的变革,载领导科学(郑州)2002年第4期
21我们正在告别单位时代,载社会科学报(上海),2002年2月7日第2版。
22跨单位组织下的单位治理,载社会科学报(上海),2002年9月19日第4版,2000字。
23知识容量扩充和传统政治形态修补,载文化中国(加拿大),2002年第4期
24领导者如何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载领导科学(郑州)2003年第8期。
25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兴起与变迁,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海)2003年第3期。
26治理缓行:跳出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陷阱,载探索与争鸣(上海)2003年第3期。
27领导者如何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载领导科学(郑州)2003年第8期。

参与撰写的著作:
1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孙关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
2重新认识中国――1993中国发展报告,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编,1993年。
3构建新体制――1994中国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在协调中发展――1995中国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成功调控,稳健开局――1996年中国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刘伯龙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澳门大学出版中心,承担“农业政策”一章。
8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承担“行政领导”一?隆?
9政治科学原理,施雪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承担“政治的科学化与技术化”一章。

 




获奖情况
1、博士论文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 —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入围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政治哲学反思(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获上海市1997-19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获第六届天津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2000-200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2年度优秀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4、“三个代表”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保证(载人民日报2001年4月12日第9版)获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



 个人主页地址:

::关闭::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