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胡善联教授,博士生导师,男,籍贯江苏南京,出生于1937年4月。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同年任该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助教。1962年考取在职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前辈苏德隆教授。1962-1966年间进行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生态研究。60-70年代先后进行过急性出血性结合膜炎、病毒性肝炎、消毒、计划免疫、疟疾等多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1975-1976年参加中国赴柬埔寨医疗队及疟疾防治考察组工作。通过教委选拔,1980-198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热带病及卫生学院学习,获得医学微生物学理学硕士学位,同时在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参考实验室工作。

回国后,1985年任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管理培训中心主任。1976年任讲师,1985年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正教授。1986-1987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再次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服务系作为访问学者,学成归国后,逐步转向卫生管理学及卫生经济学方向发展。

在卫生部及世界银行支持下,九十年代初组建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1991年被卫生部任命兼任卫生部中国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副所长、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中方协调人,负责全国20个医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卫生经济师资培训及各省市卫生管理计财干部的培训,协助组织高层次政策研讨会。曾先后受聘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在社会工作方面现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预防医学会理事、上海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计划免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带头人等。

90年代后先后担任过亚洲发展银行临时顾问(1995)、世界银行临时顾问(中国卫生保健筹资研究 1995-199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临时顾问(缅甸 1996)、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临时顾问(西萨摩亚国 1997)、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卫生系统改革咨询委员会委员(1995-)、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卫生部门改革启动比较研究执行委员会委员(1996-)。

目前,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卫生经济、卫生政策、药物经济学、城市医疗保险及农村卫生筹资等。出版的专著有外国卫生事业管理(1990)、卫生监督管理体系(1992)、管理流行病学(1993)、卫生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1995)、卫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1998)、药物经济学与药品政策(2000),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有200余篇。

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起因与预防措施研究在1990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1年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因研究甲肝病毒污染吕泗地区毛蚶获上海市1989年度模范集体。1995年研究中国卫生总费用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对制定政策的作用获得1995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各国际组织、上海市科委、教委及制药企业等unit。

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表彰的“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1997年获第一届上海医科大学—普康优秀教师奖。

胡善联教授执教于上海医科大学已有四十余载,先后培养及在读的博士生有15人,硕士生近30人。他希望继续用自己一腔的热血和赤诚的爱心奉献给祖国的教育和卫生事业。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