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翁之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0


姓名
翁之颢
职称
青年副研究员
办公室
404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wengzhihao@vip.qq.com

任教课程
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媒体融合

研究方向
新闻实务、媒体融合、政府传播

社会兼职


科研成果
著作


论文
研究报告:
翁之颢、彭兰,《生产下沉与文化重塑:2019年乡村自媒体发展研究》,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6
翁之颢、彭兰,《移动短视频时代用户注意力的再分配》,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
学术论文:
翁之颢,《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建设性"探索:本土诠释、关键问题与未来面向》,中国编辑,2020(6)
翁之颢、黄河,《媒体融合在智能时代的"人本"转向》,青年记者,2019(12上)
蔡雯、翁之颢*,《专业新闻的回归与重塑——兼论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具体策略》,编辑之友,2019(7)(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9.9全文转载)
翁之颢,《发展代价理论视角下的传媒转型反思——对2018年以来停休刊都市报的研究》,中国编辑,2019(5)
黄河、翁之颢*,《移动互联网对网络评论受众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编辑之友,2019(5)
翁之颢,《建构中国传媒转型的个体代价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2)
翁之颢,《自我得失权衡的实践与逻辑——我国传媒从业者在转型进程中的个体代价感知》,当代传播,2019(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9.6全文转载)
翁之颢,《5G时代的广电业态图景展望》,视听界,2019(1)
蔡雯、翁之颢,《融合转型的传媒业需要什么样新闻播人才?——对近年传媒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观察与分析》,新闻记者,2016(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7.2全文转载)
黄河、翁之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形象构建的环境、路径及体系》,国际新闻界,2016(8)(《新华文摘》网刊2017.4全文转载)
蔡雯、翁之颢,《质疑面前,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问题出在哪里?——对2014年引发争议的新闻报道综述与研究》,国际新闻界,2015(3)(《新华文摘》2015.1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5.7全文转载)
蔡雯、翁之颢,《如何杜绝新闻"烂尾"与"悬疑"——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事件为例》,新闻记者,2015(1)
蔡雯、翁之颢,《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基于传统媒体2013-2014年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的研究》,现代传播,2014(6)
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新闻记者,2013(7)

课题
主持一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横向课题"广播媒体微信平台构建与运营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

获奖情况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7)




相关话题/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