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怀高
职 称:研究员
职 务: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中国周边外交、中国海洋事务、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电子邮箱:huaigaoqi@fudan.edu.cn
个人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2年12月起,担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2010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07年6月,获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世界史专业);2004年6月,获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世界史专业);2001年6月,获湘潭师范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历史学专业)。
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曾担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太古访问学者”。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曾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访问学者。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曾担任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中国周边外交、中国海洋事务、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专著3部:《构筑东亚未来: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战争与秩序:中国抗战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7月版)。出版合著(第一著者)1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7月版)。合编(第一编者)英文著作1部: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olicies, Obstacles, and Prospects(London: Routledge, 2021)。出版译著(合译,第一译者)1部:《全球公民:相互依赖世界中的责任与权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018年10月,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2017)”学科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2015年7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2014年10月,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2013)”论文类二等奖。2013年12月,获“复旦大学2013年度优秀博士后”称号。
学术兼职: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曾兼任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邮编:200433
办公室: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楼304室
电话:021-5566 4938
传真:021-5566 4941
电邮:huaigaoqi@fudan.edu.cn
代表性科研项目
主持“越菲南海共同开发政策的比较及中国的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0-2022年,在研)。
主持“‘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与我国发展战略的衔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5-2019年,已结项)。
主持“中国快速崛起背景下周边安全挑战及周边外交战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1-2013年,已结项)。
开设课程
“中国的边界与海洋事务”(本科生课程)
“21世纪的中国周边外交”(本科生课程)
“中国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分析”(研究生课程)
著作(专著、合著、译著)
祁怀高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7月版,246页。
祁怀高著:《构筑东亚未来: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275页。该书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度优秀图书。
祁怀高著:《战争与秩序:中国抗战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324页。
祁怀高、吴琳、贺平、柳丰华、杨晓萍、楼春豪、马斌、姜英梅、徐秀军著:《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7月版,398页。
祁怀高、薛松主编:《南海合作开发:政策、障碍与展望》(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olicies, Obstacles, and Prospects),伦敦:罗特里奇出版社(London: Routledge),2021年版,208页。DOI:https://doi.org/10.4324/72
[土耳其]哈坎?奥尔蒂奈主编,祁怀高,金芮帆译:《全球公民:相互依赖世界中的责任与权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161页。
代表性论文
2020,“构建南海非传统安全多边合作整体架构研究”,载《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2020年11月),第129-152页。On Regime Integration of Multilateral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pdf
2020,“The Shifting Power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 and China’s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2020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alytics, Vol. 11, No. 2 (October 2020), pp. 45–67. (with Kaisheng LI). The Shifting Power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 and China’s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2020s.pdf
2019,“Joi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a’s Incentives and Policy Choic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ast Asia Studies, Vol. 8,No. 2 (December 2019), pp. 220-239. DOI: 10.1080/**.2019.**.Joi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_China's Incentives and Policy Choices.pdf
2019,“China-U.S. Institutional Balancing in the Asia-Pacific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oices,”As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4-1 (June 2019), pp. 1-19.China-U.S. Institutional Balancing in the Asia-Pacific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oices.pdf
2019,“新中国70年周边多边外交的历程、特点与挑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6期(2019年6月),第43-64页。Seventy Years of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oward Neighboring Countries.pdf
2019,“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海权博弈及影响”,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第5-15页。Sino-U.S. Maritime Competitio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Its Influence.pdf
2018,“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的存在格局、面临挑战及因应之策”,载《国际论坛》2018年第1期(2018年1月),第8-13页。 China's Presence and Challeng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pdf
2017,“欧洲煤钢联营经验对南海共同开发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10期(2017年10月),第60-73页。The ECSC and theEnlightenment to Joi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pdf
2016,“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8期(2016年8月),第130-156页(与李开盛、潘亚玲、吴其胜合作)。Three Dimensional Chang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Next 10-Year Northeast Asian Geopolitical Structure.pdf
2015, “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 Citizenship Thoughts and its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World Citizenship Awareness,”Citizenship Studies(SSCI), Vol. 19, Nos. 3–4(June 2015), pp. 267-284. DOI:https://doi.org/10.1080/**.2015.**(with Dingli SHEN).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 Citizenship Thoughts and its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World Citizenship Awareness.pdf
2014,“中国发展理念的全球共享与国际组织的作用”,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6期(2014年11月),第18-29页。China Shares its Development Ideas Worldwide and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pdf
2013,“中国的周边安全挑战与大周边外交战略”,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6期(2013年6月),第25-46页(与石源华合作)。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Its Pan-Peripheral Diplomatic Strategy.pdf
2012, “The Role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on Sino-South Korean Diplomatic Norm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Vol. 5, No. 2 (June 2012), pp. 82-105.The Role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on Sino-South Korean Diplomatic Normalization.pdf
2011,“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两种体系的兼容共存”,载《当代亚太》2011年第6期(2011年12月),第56-74页。
2011,“冷战后中美在东亚的制度均势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7期(2011年7月),第94-110页。China-US Institutional Balancing in East Asia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pdf
2010, “中国现代化的‘颜色’:裴敏欣的《中国蹒跚转型》VS.帕伦勃的《中国现代化》”,载《二十一世纪》2010年6月号(第119期),第119-125页。The Color of China's Modernization.pdf
2010,“国际制度变迁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一种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2010年4月),第54-68页。Institution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Peaceful Transition in East Asia.pdf
2009,“中国多边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矛盾与兼容”,载《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第9-16页。China's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System and the U.S.-led Bilateral Alliance System in East Asia.pdf
来源: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链接:http://www.iis.fudan.edu.cn/df/1a/c6825a57114/page.htm
(2021年5月14日更新 Updated 14 Ma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