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双志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9

李双志
系别:德语语言文学系
职称:青年研究员
最高学位:博士

研究方向
德语文学中1900年左右的世纪末美学
从浪漫派到当代的德语文学思潮与经典作品研究
中德文学互译与相互影响研究
多媒体文化与文学经典关系研究
学习经历
2004年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文学学士学位
2007年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文学硕士学位
2013年获柏林自由大学(FU BERLIN)德语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2014年12月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教、讲师
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
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获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博后奖学金资助,在德国哥廷根(GÖTTINGEN)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6年10月起,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青年研究员
科研项目
参与2011国家社科基金年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11&ZD137)
主持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诺贝尔文学奖研究”子项目“德国赫塔·米勒研究”(已成功结项)
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语国家的世纪末美学与现代化经验研究”(14CWW020)
德文专著
Die Narziss-Jugend. Eine poetologische Figuration in der deutschen Dekadenz-Literatur um 1900 am Beispiel von Leopold von Andrian, Hugo von Hofmannsthal und Thomas Mann, Heidelberg 2013.
学术论文
1)中文论文
- 核心期刊论文:
《语言、身份与写作——试论卡夫卡、策兰和赫塔•穆勒创作的文化背景》,见《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
《乡土经验与世界文学——试论莫言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的异同》,见《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荷尔德林与德国人的民族情结》,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
《家族史与当代德国文学的历史记忆叙述模式》,见《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
《汉语荷尔德林的意味和形式》,见《读书》2013年第10期;
《世态·人情·性事:<金瓶梅>的窥淫笔法与西传曲折》,《读书》2016年第3期;
《移情与间离:文学电影的非常规演绎:论奥地利女导演鲁特·贝克曼的《失梦人》》,见《世界电影》2018年第4期;
- 其他期刊论文:
《临界的渺然之美——评霍夫曼斯塔尔的<春尚早>》,见《德语学习》2008年第2期;
《德语文学阐释的神学之维——评谷裕博士的<隐匿的神学>》,见《德语学习》(学术版)2009年第1期;
《失地孤客两彷徨》,见《上海书评》2010年12月5日;
《极简主义形式下的多重讽刺——读海纳•米勒的<心石>》,见《世界文学》2011年第3期;
《字面有深意,得意勿忘言》,见《文艺报》2013年6月12日;
《情欲的异托邦:试论歌德的《罗马哀歌》与《西东合集》中的空间诗学》,见《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6期;
《他者之眼:德语移民文学中的新动向》,见《北大德国研究》第七卷;
《莱茵河畔传汉笛:德意志土地上的中华文明使者》,见《外国文艺》2018年第2期;
《东海西海诗心同:记德国汉学家君特·德邦》,见《外国文艺》2018年第2期;
- 论文集论文:
《流亡者群像——评克劳斯·曼的<火山>》,见《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4卷(2010年);
《德国当代文学中记忆与现实的关系初探》,见《战后历史进程中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译林出版社2013年5月;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雷文特罗与世纪末的自由女性神话》,见《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7卷(2013年);
《全球时代的跨界旅行——当代德语文学中的漫游主题浅析》,见《全球化·多样性·新趋势:当代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7月。
2)德语论文
- "Siehst du die Stadt?". Hugo von Hofmannsthals Topographie des Ästheten, in: Literaturstrasse. Chinesisch-deutsches Jahrbuch für Sprache, Literatur und Kultur, Bd. 11, Würzburg 2010, S. 237-244;
- (zus. mit Michael Ostheimer): Sprachhäutungen. Die chinesische Gegenwartslyrik kultiviert an der gesellschaftlichen Peripherie den kreativen Freiraum, in: Neue Zürcher Zeitung v. 6. Februar 2010, S. 21 (Beilage: Literatur und Kunst);
- Der Lyriker als Kosmopolit? Die Weltoffenheit und Weltimagination in der chinesischen Lyrik der 1980er-Jahre, in: Literaturkritik.de, Nr. 6, Juni 2011 (http://www.literaturkritik.de/public/rezension.php?rez_id=15652&ausgabe=201106);
- (zus. mit Michael Ostheimer): Ortswechsel des Schreibens. Gegenwarts- literarische Beispiele für deutsch-chinesische Rezeptionsprozesse, in: Ernest W. B. Hess-Lüttich gemeinsam mit Corinna Albrecht und Andrea Bogner (Hg.): Re-Visionen.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Herausforderungen interkultureller Germanistik, Frankfurt a. M. 2012, S. 195-208;
- Eine weibliche Stimme als Mythenkorrektur. Ein Versuch über Ingeborg Bachmanns Undine geht, in: Liu Wei, Julian Mueller (Hg.): Frauen. Schreiben. Oesterreichische Literatur in China. 2., Wien: Praesens Verlag 2014, S. 176-182;
- “Noch spür ich ihren Atem auf den Wangen”. Betrachtung einer konstanten Konfiguration bei Hugo von Hofmannsthal, in: Literaturstrasse. Chinesisch-deutsches Jahrbuch für Sprache, Literatur und Kultur, Bd. 14, Würzburg 2014, S. 67-77;
- Vom Herzen zum Tier und wieder zurück. Eine Untersuchung:zur vielseitigen Tiergestaltung in Herta Müllers Herztier, in: Herta Müller und das Glitzern im Satz. Eine Annäherung an Gegenwartsliteratur, Würzburg 2016, S. ;
- Die Jugendbewegunge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und ihre Rezeption in der 4. Mai-Bewegung in China, in: Generationenverhältnisse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Berlin 2016, S. 47-58;
- Ästhetischer Narzissmus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um 1800 und 1900,in: 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2016, Nr. S. 55-68.(A&HCI)
— Das Land jenseits der Mauer: Karl Kraus’‘Chinesen-Komplex’.Jüdisches Österreich – jüdisches China. Geschichte und Geschichten aus dem 20. Jahrhundert. ed. by Liu Wei, Urs Luger, Alexandra Wagner. Wien 2018. pp. 84-93;
— Konstruktion einer Seelenverwandtschaft als Beitrag zur Kanonbildung: Eine Betrachtung der Goethe-Auffassungen von deutschen Sinologen.Seminar54:2 (May 2018), pp. 231-246. (A&HCI);
3)英文论文
— “Wenn ich ein Chinese wäre”:The Austrian-Jewish Imagination of China around 1900 revisited. Austrian Studies 24 (2016). pp. 94-108. (A&HCI)
译著
[德] 马汉茂等主编,李雪涛等译:《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 (合译);
[德] 顾彬主编: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合译);
[德]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
[德] 赫塔•米勒:《托着摩卡咖啡杯的苍白男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德] 曼弗雷德•弗兰克:《浪漫派的将来之神——新神话学讲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法] 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 / 让-吕克•南希:《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2月(合译);
[德]瓦尔特•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德]赫尔曼•黑塞:《荒原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6月。
[奥]胡果·封·霍夫曼斯塔尔:《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2月;
获奖
2013年9月获DAAD颁发的格林兄弟优秀青年****奖
2014年8月获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
2015年8月获中德学术期刊“文学之路”2015年度优秀青年****奖
联系方式
办公室:文科楼228-B
电话: **
电子邮箱:lishuangzhi@fudan.edu.cn
相关话题/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