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査屏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9

教 研 室: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方向:唐宋文学、古代书籍与文学
办公地点:1416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査屏球,中国语言文学系,男,教授,唐宋文学、古代书籍与文学
《司马迁矛盾心态与<史记>中的儒道思想》,《重庆师院学报》1990-01
《汉武时代士文化精神的嬗变》,《南京师大学报》,1996-04
《南朝思维定势与<诗品>批评模式》,《贵州社会科学》,1993-02
《刘勰风骨论中的儒家文化精神》,《重庆师院学报》,1993-06
《<文选>诗赋立目与宫体诗审美机制》,《江海学刊》,1994-01
《韩愈<论语笔解>真伪考》,《文献》,1995-02
《中唐解经别派与经学新变》,《孔孟月刊》1995-03
《以传统的方法开拓新的学术思路》,《文学遗产》,1995-08
《论学术史与文学史交叉》,《杜甫学刊》,1996-02
《江左名士文化与李白晚年悲剧》,《中国文化》,1998-01
《元、王集团与大历京城诗风》,《文学遗产》,1998-03
《唐玄宗时代的经学》,《中国文化研究》,1999-01
《杜诗与新儒学的萌生》,《孔孟学报》,1999-01
《杜甫家学与时学》,《孔孟月刊》,1983
《学术史与诗歌史的整合》,《学术集林》,1999-01,学林出版社
《三元说与中唐中枢说的学术因缘》,《复旦学报》,2000-02
《网络上的汉学世界》,《社会科学报》,2000-03
《美日****关于中唐文化的讨论》,《社会科学报》,2000-04
《论李白晚年诗风之变》,《李白研究学刊》,2001(1.2万字)
《竹帛文献与秦汉的俗文学》,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学报》,2001-03(1.5万字)
《中晚唐尚学之风与咏史怀古诗风》,韩国《中国语文学会学报》,2001(1.6万字)
《书籍起源臆测》,韩国《中国人文学会》,2001(1.3万字)
《论盛唐儒学之窘境》,《中国文化研究》,2001-03(1.1万字)
《杜甫家学与时学》,台湾《孔孟月刊》,2001-03(1万字)
《杜诗与新儒学的萌生》,台湾《孔孟月刊》,2001-04(1.2万字)
《李商隐《金钥》考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04(0.8万字)
《李攀龙唐诗选考辨》,《中国文学评点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3万字)
《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复旦学报》,2003-06(1.2万字)《诗家之事与诗家之心李白北上幽州考》,《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万字)
《新补全唐诗102首高丽本《十抄诗》唐人佚诗考》,《文史》,2003-01(2.1万字)
《原始阅读方式与早期的文本释读符号》,《云南大学学报》,2004 -01(1.1万字)
《三十年代关于一联唐诗引起的学术讨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03(1.2万字)
《二十四诗品又一传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04(1.2万字)
《现存最早的梁祝故事夹注名贤十抄诗中梁山伯祝英台传考》,《中国古代文学高层论坛》中华书局,2004版(1万字)
《媒体转换与文学新变由纸写替代简牍过程看当代网络文学的走向》,当代中国(上海市社科联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0.7万字)
《乡风、家风、时风与陈子昂风骨精神》,《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转载,2005-10一万字
《简纸替换与汉魏晋初文学之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05
《新华文摘》2006-04转载1.8万字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在宋的传播与接受时少章《唐百家诗选评点》的诗学渊源》,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刊《橄榄》,2005-12,2.2万字。
论晚唐诗歌语言经典过程,《文学遗产》,2007-04
胡次焱及《赘笺唐诗绝句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03
刻本《赘笺唐诗绝句选》文献价值,日本《中国文史论丛》,2007-03
《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0-05,25万字(独立撰写)《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4,56万字(独立撰写)
《高丽本十抄诗(整理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4,(独立撰写)18万字


相关话题/语言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