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易建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易建军
E-mail:jjyi@ecust.edu.cn
职称:教授








个人简介:
1969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校****,钱江特聘专家,机械电子工程研究室主任,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1999年3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3月-2001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第一站)工作;2001年4月-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作,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4.2-2004.7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培训部学习;2003.1-2005.9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从事第二站博士后研究;2005.9-2007.9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TUM)客座教授;先后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研究室主任、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EI及ISTP收录6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项(第一发明人,获授权39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教育部科技成果4项、浙江省科技成果4项,获软件著作权2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防预研基金、上海市科技行动计划、军民融合专项、软件及集成电路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电子发展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多项纵向课题。200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08年被评为上海优秀青年教师;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化工科技工作者”;2010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年入选“钱江特聘专家”;2010年获育英奖一等奖;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获华东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研究生主讲教授等称号,获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负责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及校精品课程建设各1项,双语课程建设1项,校重点课程1项。研究方向包括:嵌入式机电控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智能感知与识别、人工智能、物联网、RFID及绿色供应链等。
联系方法:
★Address: No. 130,Meilong Rd.,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 & Tech., ★Shanghai, P.R. China.
★Postal Code:200237
★Personal Website:http://mech.ecust.edu.cn/
★Telephone: (86)(O)
研究方向Research Interests: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Mechatronics
SmartSensing andIntelligent Recogniz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bedded Control System,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承担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机电产品拆卸的云服务资源建模及服务决策的研究,2016/01-2019/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FID的机电产品回收信息语义建模与决策方法的研究,2013/01-2016/12,已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向机电产品回收综合决策及基于RFID的产品回收信息系统的开发,2012/01-2012/12,已结题,主持
[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RFID的机电产品碳足迹跟踪及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2011/04-2014/03,25万,已结题,主持
[5]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PJ[2010] 00353),基于快速器控制原型的伺服冲床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2010/09 -2012/12,已结题,主持
[6]广东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计划(2010GXS1D012),基于超高频RFID的智能物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开发,2011/01 -2012/12,已结题,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本体论的面向机电产品回收设计(DFR)方法的研究,2010/01-2012/12,已结题,主持
[8]上海市经信委专项(**),环境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研发及其应用推广,2017/01-2018/12,在研,主持
[9]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8DZ**、河道水质智能巡检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示范、2018/07-2021/6、在研、主持

获奖成果科研成果:
(1)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基于VPN的嵌入式无线终端支付系统”(第一完成人)
(2)2009年上海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作品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10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Ontology的反洗钱监控系统的研制” (第一完成人)
(4)201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银行电子支付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第四完成人)
(5)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本体论可重构(ORD)的嵌入式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系列产品的开发” (第一完成人)
(6)2012年上海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作品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2015年上海工业博览会银奖(第一完成人)
(8)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监控云平台研发及其产业化” (第一完成人)
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项,软件著作权22项。
代表性专利:
[1]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系统芯片材料试验机,发明人:易建军、陈昌明、赵少华、唐斌红、徐水元,专利号:ZL2.8,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2]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显微疲劳试验机,发明人:易建军、陈昌明、王亮、丁玉洁、刘哲,专利号:ZL3.2,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手动简易拉力机,易建军、唐斌红、刘哲、陈昌明、季白杨,ZL.6,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SB数据采集系统的材料试验机,易建军、陈昌明、张云锐、田小强、刘哲,ZL.3,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5]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在线故障检测系统,易建军、田小强、赵少华、袁野、徐水元,ZL0.9,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6]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验仪器及方法,易建军、季白杨、关懿峰、宁明志,ZL.7,申请日期:2007年0月09日
[7]国家发明专利:嵌入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易建军、张云锐、陈昌明、丁玉洁、薄伟,ZL7.0,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8]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CP与DSP的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易建军、陈昌明、赵少华、王巍巍、袁野,ZL9.6,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9]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的计算机拆卸回收方法,易建军、程应、阎海旭、李涛、马竹茂、李瑞杰,ZL1.X,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10]国家发明专利:基于本体的污水决策-支持系统和方法,易建军、范剑刚、程应、丘文桂、邢福能、姜辉、马竹茂,ZL6.2,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11]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的PCB设计的重用方法,易建军、姜辉、谢建青、朱勇、马竹茂、李瑞杰、程强,ZL2.4,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12]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论可重构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发明人:易建军、唐斌红、王士磊、范剑刚、顾春华、范体军,ZL7.4,专利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1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将RFID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安全设备监管的方法,易建军、刘哲、林宇、秦净华、陈昌明、顾春华、范体军,ZL7.4,专利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14]国家发明专利:发动机柔性测试系统,易建军、王士磊、耿旭、李涛、邢福能、黄宗英、张栩,ZL9.4,专利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15]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在圆管道内自准及自动转向的探伤机器人,易建军、江丰元、戴一涛、吴震超、姜辉、程应、唐斌红,ZL0.7,专利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16]国家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与RFID的牛乳质量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发明人:易建军、姜辉、罗飞、王玉军、田晏嘉、黄宗英、张云、丘文桂;授权专利号:ZL3.2,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17]国家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贵重物品运输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发明人:易建军、罗飞、阎海旭、谢建青、马竹茂、李强,授权专利号:ZL8.8,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18]国家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在线湖泊水质监测系统,发明人:易建军、梁承美、黄宗英、姜辉、田晏嘉、李瑞杰、董卫屏、丘文桂,授权专利号:ZL9.6,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19]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发明人:易建军、梁承美,授权专利号:ZL4.6,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1国家发明专利,SIM卡无线通信系统及应用于SIM卡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授权专利号:ZL8.6,发明人:易建军、鞠文强、徐骏、顾春华、朱晓民、黄孝慈、范体军,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20]国家发明专利,变电站远程监测系统及其远程监测方法,授权专利号:ZL5.X,发明人:易建军、朱晓民、李宜、徐飞翔、郑豪、李博文,申请日期:2015年2月13日
[21]国家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地沟油跟踪监测系统其及跟踪监测方法,授权专利号:ZL9.9,发明人:易建军、罗飞、阎海旭、耿旭、李瑞杰、张云、丘文桂,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22]国家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酒类仿伪系统及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认证方法,授权专利号:ZL2.7,发明人:易建军、罗飞、阎海旭、耿旭、李瑞杰、董卫屏,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2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本体”的ECG知识的表达及知识库的构建,授权专利号:ZL7.5,发明人:易建军、丁玉洁、陈昌明、王士磊、范剑刚,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2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转换插座,发明人:易建军、罗金龙、徐骏、王林、朱晓民、段鹏洋,授权专利号:ZL5.5,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25]国家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机电产品回收方法,发明人:易建军、陈劭力、李叶翔、李楷璐、徐劼、王旭泰,授权专利号:ZL1.7,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26]国家发明专利,土壤筛分及破碎装置,发明人:易建军、罗金龙、徐方文、顾晓琳、张少儒、赵秋珊,授权专利号:ZL8.1,申请日期:2015年7月10日
[27]国家发明专利,基于UWB的消防人员安全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发明人:易建军、朱晓民、毛远忠、罗金龙,授权号:ZL1.X,申请日期:2015年08月31日
[28]国家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装备信息系统其实现方法,发明人:易建军、姜辉、顾春华、罗金龙、徐骏,授权号:ZL4.6,申请日期:2014年07月29日
[29]国家发明专利,基于ZigBee的设备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发明人:易建军;朱晓民;徐飞翔;龙德;罗伟;授权号:ZL8.1,申请日期:2015年01月19日
[30]国家发明专利:纱线超喂张力控制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及张力控制系统,发明人:易建军、罗金龙、林砺宗,授权号:ZL.3
代表性著作Selected Publications
Books
?Modern Automotiv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zechwan Sc. & Tech. Publishing Co. 1998, ISBN.**
?董金祥主编.基于语义面向服务的知识管理与处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本人参与第12、13章的编写)
Selected Papers
[1]Shaoli Chen(#);Jianjun YI(#)(*); Xiaomin Zhu; Hui Jiang,RFID-based integrated method for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disassembly decision-mak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SCI/EI,IF:1.95),2016.2.10,30(2): 229-254
[2]Hui Jiang(#);Jianjun YI(#)(*); Xiaomin Zhu,A multi-objective algorithm for task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loud-based disassembly,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SCI/EI,IF:2.77),2016.10.8,2016(41): 239-255
[3]Chen, Shaoli(#);Yi,Jianjun(#)(*); Zhu,Xiaomin; Jiang, Hui,Ontology and CBR based automated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the disassembly of mechanical products,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SCI/EI,IF:2.68),2016.8.1,30(3): 564-584
[4]Xiaoci Huang(#);Jianjun Yi(#)(*); Xiaomin Zhu; Shaoli Chen,A Semantic Approach with Decision Support for Safety Service in Smart Home Management,Sensor(SCI/EI,IF:2.677),2016.8.28,16(8): 1224-1246
[5]Hui Jiang(#);Jianjun YI(#)(*); Xiaomin ZHU; Zhao LI,Generating disassembly tasks for selective disassembly using ontology-based disassembly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Assembly Automation(SCI/EI,IF:1.367),2017.12.31,2017(5): 228-251
[6]Jianjun YI(#)(*); Baiyang Ji; Yifeng Guang; Jinxiang Dong,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of product life cycle engineering design (LCED) and development of its too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CI/EI,,2008.12.2,21(8): 923-942
[7]Yujun Wang(#);Jianjun Yi(#)(*); Xiaomin Zhu; Jinlong LUO,Developing an ontology-based cold chain logistics monitoring and decision system,Journal of Sensors(SCI/EI,IF:1.704),2015.2.16,2015(1): 1-15
[8]Jianjun Yi(#)(*); Yifeng Guan; Baiyang Ji; Bin Yu; Jinxiang Dong,Apply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the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ochemical Gear-Tooth Profile Modif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SCI/EI,IF:1.497),2007.10.3,8(4): 27-32
[9]Xiaoci Huang(#);Jianjun Yi(#)(*); Shaoli Chen; Xiaomin Zhu,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based approach with decision support for monitoring lake water quality,Sensors(SCI/EI,IF:2.677),2015.11.19,15(11): 29273-29296
[10]Jianjun YI(#)(*); Baiyang JI; Bin YU; Lei DU; Jingxiang DONG,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f LCED based ontologies and multi-agent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SCI/EI,IF:2.209),2008.5.28,37(5): 605-612





相关话题/机械 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