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教授简介
【基本信息】
王建国 男 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
【教授课程】
本科:汉英翻译、英汉翻译、语言学、文体翻译、英汉对比、经贸翻译
研究生:语用学与翻译、中西翻译理论比较、文体与翻译
【简历/教育背景】
1993.9-1995.6 广州外国语学院学士(英语语言文学)
2000.9-2003.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翻译理论与实践)
2004.9-2007.6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英汉对比与翻译)
【研究方向】
语言学、翻译学
【研究成果】
主要论文:
1. 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时间、空间叙事角度。《山东外语教学》2012。第一作者
2. 汉语话题链的研究现状。《汉语学习》。2012。
3. 英汉商务文本的指称形式的特点探讨。《中国ESP研究》2012第二作者
4. 英语篇章话题系统。《外语学刊》2012(2)第二作者
5. 汉语话题链句子的研究。《澳门理工学报》2012第一作者
6. 英汉对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现状与展望。《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3)
7. 英汉句法对比视角下口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翻译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商务外语研究》2011(2): 78-81
9.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研究。《外语研究》2010(2)。
10. 汉语的无标记非主语话题。《世界汉语教学》2010(3)第二作者。
11. 汉语话题链系统。《澳门理工学报》2009(4)
12. 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13. 汉语介词话题标记的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72-74 & 79.
14. 英汉语“?”对比研究。《澳门理工学报》2009(1): 93-99.
15. 汉英话题标记的使用频率对比。《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 16-20
16. 英漢詞典例證翻譯的基本原則。《编译论丛》(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Review)(台湾国立编译馆(编))2009(2).
17. 刘宓庆著《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述评。《民族翻译》2009(1):87-90.
18. 刘宓庆著《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述评。《中国科技翻译》2009(1): 63-64 &封三
19.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译考试评判标准评议。《中国翻译》2009(1): 54-59第二作者
20. 翻譯中形式變化與隱化和顯化研究。《翻译季刊》(香港翻译协会会刊)2008(4):
21. 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英汉互译为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
22. 《汉语话题链——篇章分析与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简介。《当代语言学》2008(2)
23. 《口笔译理论研究》介评。《语言与翻译》2008(2)
24.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述评。《外语研究》2008(3)
25. 口译与叛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6)(第二作者)
26. 英汉疑问句等级对比与翻译—以《茶馆》翻译为例。《国外外语教学》2007(1)
27. 简评《中西翻译思想比较》——兼谈译学学术创新。《中国翻译》2006(3)
28.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载王建国编《刘宓庆翻译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9. 《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述评。《外语研究》2006(4)
30. 翻译中的语用推理与译文连贯。《山东外语教学》2006(2)
31. 关联理论的意义和意图观。《中国外语》2006(5)
32. 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内容概要。《英语研究》2006(2)
33. 《翻译研究:方法·理论·评估》述评。《外语教学》2006(1)
34. 关联翻译理论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2005(4)。(由《语用学纵横》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由《中华翻译文摘(2004-2005卷)》摘要转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5. 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研究。《外语学刊》2005(4)
36. 论翻译文学中译者和读者的义务--关联理论观。《澳门理工学报》2005(2)
37. 景德镇陶瓷艺术及其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5(1)(第二作者)(转载于《科技翻译信息化》,科学出版社,2005)
38. 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外语研究》2005(4)
39. 青年学生性别差异与翻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
40. 翻译意义论证伪。《英语研究》2005(1)
41. 词汇重复研究与篇章理论的新发展。《中国英语教育》2005(4)
42. 翻译研究需要辨证思维——评《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外语与翻译》2005(2)
43. 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之补充原则与回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
44. 从翻译研究看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外国语言文学》2004(1)
45. 科技翻译的灵活性与模式化。《中国科技翻译》2004(2)
46. 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语言与翻译》2004(2)
47. 中国翻译理论对意义和意图的认识,(《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48. 论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外语教学》2003(2)
49. 论关联理论对翻译学研究的局限性。《语言与翻译》2003(1)
50. 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与文化翻译。《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51. 论翻译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叛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4)(第一作者)
著作与其它:
1. 《论话题的延续:基于话题链的汉英篇章研究》(专著,国家课题结题材料),(待出版)
2. 《高级翻译》(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
3. 《英汉对比翻译导论》(参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4.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5月。
5. 《当代商务英语翻译教程》(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8月
6. 《语用学纵横》(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7.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十一《刘宓庆翻译散论》(独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7月。
科研项目:
1. 正在主持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研究课题《外国语学院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的可行性研究》(编号:)。经费10000元
2. 正在主持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课题《翻译硕士专业设置的实施方案探究》(编号:YS0125701)。经费8000元
3. 正在主持2010年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校内基金课题《英汉翻译的理解与表达》(编号:)经费50000元
4. 正在(第一)参与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翻译伦理学研究》(编号:10YJCZH017)
5. 2011年主持完成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论话题的延续:基于话题链的汉英篇章研究》(编号08CYY002);经费170000元
6. 2011年主持完成2008年度江西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英汉口译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XCDJG0815);经费1000元
7. 2011年主持完成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信息时代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建设》(编号:JXJG-09-3-2);经费2000元
8. 2009年参与完成2008年度江西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翻译教材编写体系研究》(编号JXCDJG0823);
9. 2009年主持完成江西省2007年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翻译中的隐和显的关联理论解释》(编号YY0705);经费3000元
10. 2008年参与完成了江西省“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文学翻译批评体系研究》(编号06wx12);
11. 2007年主持完成了江西省2005年高校教改课题《英汉写作评分客观模式的构建》(编号00122017);经费500元
12. 2005年主持完成了江西财经大学青年项目《青年学生性别差异与翻译实践中的性别视角研究》;经费2000元
13. 2004年主持完成了江西财经大学青年项目《翻译意义论证伪》;经费2000元
14. 参与完成了2001年度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
【社会活动】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广州翻译协会会员
1. 2009年7月,中国第十一届语用研讨会,《英汉翻译单位——关联理论观》。为“语用与翻译研究”组主持人之一。
2. 2008年11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江西财经大学),《英语篇章话题系统》
3. 2006年11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山东鲁东大学),《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
4. 2005年07月,第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上海,复旦大学)《“eh”和“吧”的语用功能对比》。
5. 2004年10-23-26,英汉对比研究研讨会(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回译研究》。
6. 2004年10-28-30,亚洲翻译家论坛(北京,清华大学)。《译文读者的义务》。
7. 2003.11 全国词典编撰研讨会(广州)《论我国的翻译词典编撰》
8. 2003.12 第八届全国语用学大学(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再论翻译的等距推理原则》
9. 2002.7 语篇与翻译国际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 “translating out of context or out of the context”
10. 2002.8 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反思翻译学是“梦”与“非梦”之争》
11. 2002.10 全国多语翻译研讨会(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翻译理论对意义和意图的认识》,该论文获大会论文一等奖。
12. 2001.11 第二届全国关联理论研讨会(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联理论与意图翻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