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组联席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的24所高校代表队参赛。由我校刑事法学院孙剑明教授、王恩海教授担任指导教师,综合实验中心王连昭担任领队,本科生赵梓屹、张凌翊、刘君谊、林颖珊、王豫龙、徐一可、王旭阳、李业翔组成的模拟法庭代表队精诚团结、沉着应赛,一举斩获一等奖、最佳书状奖,孙剑明、王恩海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赵梓屹、刘君谊获最佳辩手奖,包揽本届赛事全部最高荣誉,取得历史最佳成绩。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15718c2d-41a5-4de6-b338-4f2731a305cc.jpg)
我校于9月初启动备赛机制,经面试、模拟赛等考核形式,在各学院院队和模拟法庭社团共一百多名本科生中,遴选出八位同学组成代表队参赛。备赛期间,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洪梓桉、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白翔飞、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雨洋以及我校博士生冯硕,硕士生沈小艺、王嘉慧、周艺玮等历届队员全程参与指导,充实了指导教师力量,初步形成了以老带新的培养体系。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345c7b42-bd50-42f4-8175-2d578b958d09.jpg)
竞赛的两组赛题分别取自“套路贷”和“非法采矿”两个实际案例,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对参赛学生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尤其是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要求极高。在校内外四位指导教师的辛勤指导和模拟法庭老队员的大力支持下,队员们紧锣密鼓地完成了资料搜集、队内讨论、文书撰写、赛前模拟等工作。受疫情影响,组委会临时改为线上竞赛形式,我校队员沉着应对,精准备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以全胜战绩包揽竞赛全部奖项。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0675888a-cea8-4ee6-86d7-3b63d14ecf3d.png)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4e2cab9c-0db6-4ebd-a98e-c00ee19d9bfc.png)
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旨在引领法学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一流法治人才和促进法学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该赛事集结了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高水平法学院校,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模拟法庭竞赛之一。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0dd8ecdb-890b-4c80-b7ce-babf14ded553.jpg)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0/61/8e32a1e64769a71137720979a117/7e1c1d06-3583-4e34-9465-7fe90785bc0f.jpg)
我校模拟法庭队伍成立以来,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法律素养过硬、实践能力出色的法律人才,大批队员进入到各级法院、检察院、监察委和境内外优秀律所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丰硕的成果得益于学校近年来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创新和不断改革,是我校长期以来贯彻坚持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教务处、综合实验中心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积极与实务部门共同建设实训教育基地,大力推动我校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结合夏季学期制改革契机,在校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模拟法庭实训》等课程,同时构建起了社团、学院、学校三级模拟法庭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和重大赛事备赛训练机制。立足“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学校将着手法学实训教学中心建设,通过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以及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等方式,不断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综合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