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妇女署驻华办公室助理项目官员高涛、上海市妇联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妇女学学会理事李汉琳、校妇工委主任黄岳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晓慧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大慰副教授、徐小平、卞卓斐老师,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林、张贝拉老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慈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章羽老师,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俊峰副教授、李雪萍、辛慧丽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党总支书记陈大伟、副院长花勇副教授、思政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其他教研室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代波教授主持。
院长何益忠教授致辞,详细介绍了马院的发展历程、教师队伍、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思政课”教学、“法治中国”选修课等。何益忠教授认为此次会议重点是交流沟通,加强合作。我校妇工委主任黄岳峥表示,召开此次教学协同创新中心专场教研活动非常有意义,她认为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提高整个家庭的素质和生活品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川副教授作了“社会性别主流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融合与实践”为题的发言。思修教研室主任张秀老师对“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进行了介绍。会议进入热烈的讨论环节,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们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性别盲区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高涛和李汉琳分别点评。高涛在发言中介绍了联合国中国社会性别研究与倡导基金项目的实施和重要意义,希望把男女平等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马川课题组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期待课题组取得更多成果。李汉琳对此次教研活动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党政领导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视;二是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三是通过集体备课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项目的进展。
陈大伟书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陈大伟对联合国官员高涛、李汉琳以及其他高校老师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活动讨论热烈,交流充分,达到了集体备课的目的,提升了各方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认识。
本次教研活动作为一次跨校教学研究交流活动,通过邀请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学骨干,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性别盲区进行专门交流,有助于完善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