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上,曲涛副教授作为“船舶碰撞”课题分组副组长,就《海商法》“船舶碰撞”一章的修改重点与建议条文进行了说明。陈琦博士作为“海上旅客运输合同”分组的成员,负责撰写了《海商法》“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一章的修改重点与建议条文。

国际法学院教师参加《海商法》(修订草案)审议研究第二次会议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半。《海商法》(修订草案)审议研究课题各分组组长分别就其前期研究、重点问题与建议条文等进行了汇报与说明,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上述重点问题与建议条文进行了广泛、深入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各分组的前期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课题组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完善条文建议草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次会议是交通运输部委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审核研究课题的第二次全体会议,标志着该课题已经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按照修法计划,交通运输部将于2018年末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
国际法学院历来重视、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不断对接国家战略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立法实践。截止目前,已参与了《领海和毗连区法》《仲裁法》《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论证、修改等工作。仅“十三五”开局以来,先后由国际法学院教师团队完成了“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谈判规则比较研究”“法治思维下中国涉外民商事法律体系之完善”“境外追逃追赃重点潜逃地法律研究”,参与撰写“南海仲裁案”裁决批驳文件等多项提供重大决策参考、建章立制建议、实务问题咨询的重要工作。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围绕“一带一路”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争取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地把国际法学院建成一个瞄准国家追求新战略、追踪未来发展新格局、领航涉外法律新智库、服务中国法治新文明的重要法学研究基地。(国际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