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余素青

华东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4-06

余素青
余素青副教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会员;主要研究兴趣为普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和叙事学。她于1991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外语系,之后又分别于1998年和2006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语言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9年进站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7月-8月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进修,2009年2月-8月在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进修,师从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首届会长MalcomCoulthard教授。余素青副教授现为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方向)”带头人;开设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英语)”、“法制与新闻(双语课)”、“英语报刊选读I-IV”等。主持和负责的项目有:1、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理论框架下的庭审叙事研究”主持人2、2010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法庭事实构建的叙事理论研究”主持人;3、2011年上海市教委专项学科建设经费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负责人;4、2010年上海市教委专项学科建设经费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负责人,已结项;5、2009年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法庭审判中的叙事话语研究”主持人;6、2009年上海市教委专项学科建设经费项目“法律语言学”负责人,已结项;7、2009年上海市法学与政治学教育高地之“国际化人才培养硬件”建设项目负责人,已结项;8、2006年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法庭言语研究”主持人,已结项;9、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庭审叙事的认知研究”主持人;10、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11、2009年校级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法律外语的产学研有效结合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项;12、2007年校级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涉外法律外语专业法律外语的课程内涵建设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项。发表论文20多篇:1、“庭审叙事特征分析”,《外国语文》(原《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2、“死刑是道德上的要求吗?”(编译),《江西社会科学》2011.12;3、“文学话语的多语境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6;4、“法庭言语的功能及其特征分析”,《前沿》2009.6;5、“法庭言语的制度性特征分析”,《修辞学习》2008.10;6、“法庭论辩中的言语策略分析”,《中国法律语言学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7、“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及其一致性”,《上海大学学报》(第二)社会科学版2006.13卷;8、“法庭话语研究评介”,《外语教学与文化》2006.2;9、“翻译转换和语义结构补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虚构话语:言语行为和非交际性”,《外语研究》(第二)2005.3,等等。出版专著1部:1、《法庭言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主编论文集6部:1、《法律语言与翻译》(第一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主编;2、《中国法律语言学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副主编;3-4《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一、二),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2007,主编。5、《教学论坛》上海大学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教学类成果5项:1、第一主持人:2009年“涉外法律方向外语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第一主持人:2008年“《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对学生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第二主持人:2008年“涉外法律方向外语专业建设研究”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第二主持人:2009年“法律英语”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5、《大学英语教程:读写译》(政法类院校版),获2011年校级教材二等奖。合作交流与进修:1、2011年1月被聘为上海市法制办译审专家;2、2009年8月,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师资研讨班”学习;3、2009年2月-7月,在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进修,师从国际法律语言学协会首届会长MalcomCoulthard教授;4、2009年7月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UV大学承办的“国际法律语言学第九届研讨会”;5、2008年11月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加“法律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年会”;6、2008年7月-8月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进修英语语言教学法;7、2006年12月参与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组织工作;8、2001年8月参加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大学英语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进修。
相关话题/导师 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