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2015专业目录-社会发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02

 

社会发展学院简介(2015 )
院系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13年以来,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前辈的开拓性贡献为我校社会学各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东师大社会学学科是历经百年发展的根基雄厚的学科,由吴泽霖、谢六逸、言心哲、胡焕庸、罗永麟等学科大师开创基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 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发展社会学,在言心哲教授带领下,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建立社会学教研室,1982年建立全国首批社会学硕士点,并相继建立了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硕士点,以及人口学博士点。现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四个博士点,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并建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海外来华留学硕士生和博士生。 2009年,在原有社会学系,人口研究所基础上,整合我校民俗学人类学研究力量,建立了社会发展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学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五个基本单位,各专业得到均衡发展和有效管理。学院建立社会学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侨务政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学术资源丰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国内少有的社会学学科四个二级学科都能够招收博士生的强势学科。社会发展学院的教师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00多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60多项。3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科研奖励。居于国内前列,研究实力雄厚。在2008年全国社会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社会学名列第10位;2012年再次参加学科评估,位列第9名,学科实力得到了国内社会学界的认同。 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社会学系名列全国高校二级院系所第4名。201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论文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名均位列全国高校第5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现有教师57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9名。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90%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求学或访问的经历。学院有全国性学会副会长2人;上海市学会副会长以上5人。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外国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我院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能够有效指导研究生学习成长。学院参与法国巴黎高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同时与美国纽约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每年派出教师和研究生到海外著名高校进行研修和访问,并与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著名高校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大批知名海外教授在我院讲学,来自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水平教师在我院全职任教,有众多的国外学子在我院求学,国际化色彩突出。学院在读硕士生、留学生130多人,博士生40多名。自1982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300多名,博士生70多名,许多人成为中国社会学各学科的知名专家,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深受各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几年实现100%,我院毕业生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学院自办有《社会学快讯》、《社会学探索》和《拾星者》三种不定期内部刊物,为学生学习提高各种机会,如研究生论坛,暑期学校,优质生源奖学金,创业基金等,学校为研究生学习提供各种保障,以及各类奖学金。学院导师经费充足,能够为研究生科研提供资助。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各专业研究生成长的沃土!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的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硕士生,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网站:http://www.soci.ecnu.edu.cn/
 
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层次丰富,学历教育齐全,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共举。社会发展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50余名,累计毕业博士生60余名,硕士生350余名。学院是我校中法合作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参与单位,已有4名优秀毕业生走上国内外重要学术岗位。学院还积极探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自主改革研究和实践,在人类学专业率先推出了全校唯一的全英文课程体系。我校社会学学科与国外、境外高校有长期的合作历史,合作国家和区域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国家及港澳台,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合作网络。2011年起,配合上海纽约大学建设计划,我院与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密切合作,筹建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合作研究中心”,在学术研究与交流、学历教育与人才培养等领域逐步深化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院在学科建设中突破行政体制框架,积极配合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展城市社会学研究,院长丁金宏兼任中心副主任,文军、吴瑞君、高向东、黄晨熹、张文明等都是研究中心的学术骨干。2011年10月我院与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城市社会论坛(国际会议),逐步成为我院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品牌。积极参与学校的985工程计划,2010年社会学被列入学校985重点学科培育计划,2013年起列入学校985学科发展培育计划。
 
导师队伍:      目前学院有专职教授14人,紫江讲座教授1人,华师大与上海社科院双聘教授1人,兼职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讲师21人。有2人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1人任上海市民俗学会会长;6人任上海市社会学会、人口学会等副会长。Nicholas Tapp任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理事;张文明任日本现代中国研究会理事;吴旭任美国应用人类学会理事;仲富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等。Nicholas Tapp任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文化与发展项目评估专家、UNESCO学术顾问;魏伟承担美国福特基金会“培育开放和多元的校园性别文化生态:课程开发与推广”国际合作项目。2007年以来,我院教师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150余人次。我院学科队伍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聘请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著名英籍人类学家Nicholas Tapp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和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美国UCLA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为我校特聘教授,聘用吴旭等外籍人士充实学科队伍。目前学院 60%教师具有境外高校博士学位,25%的教师具有国外进修经历。学院现有国内外兼职教授20余人,如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Deborah S. Davis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曾毅教授、法国加香高师Pierre-Paul Zalio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田原史起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高坂健治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黄黎若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石丹理教授、上海社科院卢汉龙教授等。通过大夏论坛、高水平讲座等形式,邀请海外与境外学者来校交流。目前学院985建设资金资助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的85%是来自境外著名高校的学者。
 
研究基地: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学位论文:      历年培养研究生学位论文情况
 
2015年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收人数:53人 联系电话(点击查询) 【 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备注
030301 社会学 01 城市社会学
02 应用社会学
03 社会学理论
04 宗教社会学
05 社会学研究方法
06 现代性与中国思想
07 城市社会与文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64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④879社会学原理 15  
030302 人口学 01 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02 人口社会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
03 人口地理学(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04 人口统计学(老龄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④843人口学 8  
030303 人类学 01 文化人类学(族群、宗教、生态、食物等)
02 应用人类学(发展、视觉)
03 民族植物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703文化人类学概论④898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3  
030304 民俗学 01 文艺民俗学
02 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等)
03 文化遗产学(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城市民俗学
05 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信仰民俗学
07 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④897民俗学概论 7  
035200 社会工作 01 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
02 社会福利与政策
03 社区服务与管理
04 医务社会工作
05 老年社会工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20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共计     53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