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4)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24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4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愿意投身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及相关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熟悉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对某一地区、国家或领域有特别扎实的知识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预期在毕业后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研究生、最终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或新闻媒体从事相关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1.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讲座、讨论和实践(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及成果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攻读博士学位。

三、主要研究方向

      1、世界政治研究;

      2、国际区域与发展研究;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将按照“理论型”与“应用性”(大约分别占研究生总数的20%与80%)两种类型培养,前者以“世界政治”为研究方向,主要目标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成为具有优秀理论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学者;后者以“国际区域与发展”为研究方向,主要目标是学院外就业,面向大中型企业的涉外管理人才。两类研究生在第一年共享基础课与公共课,第二学期结束前分流(第三学期结束前可有交叉微调),第三学期开始分别进入各自的课程规划。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 30 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基础课至少应修满 8 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7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应修满 6 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 2 学分。

 

(二)课程设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世界政治方向研究生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

(必修)

7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第一学期

本院自主开课(邱立波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

第一学期

本院自主开课(邱立波等)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第一学年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

/

学位基础课

(必修)

8学分

 

政治理论基础(I):古典政治思想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I

2

第一学期

崇明

邱立波

国际法(I):古代起源与演变

International Law I

2

第一学期

林国华

政治理论基础(II):近代政治思想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II

2

第二学期

邱立波

周保巍

国际法(II):近现代的展开

International Law II

2

第二学期

李永晶

学位专业课

(必修)

7学分

专业外语

Foreign Language II

1

第二学期

刘擎 等

古代中国与世界政治

Ancient Politics inChinaand the World

2

第三学期

邱立波

近代中国与世界政治

Early Modern Politics inChinaand the World

2

第三学期

李永晶

现代国际秩序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Order

2

第三学期

周保巍

学位专业课

(选修)

 6学分

 

以下专业选修课程不定期开设,要求至少选修3门(6学分)

西方现代政治思想

Moder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2

第四学期

刘擎

现代国际法与世界政治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and World Politics

2

第四学期

李永晶

英帝国与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

TheBritish Empireand Modern International Order

2

第四学期

姚远梅

俄罗斯研究专题

RussiaStudies

2

第四学期

冯绍雷 杨成

美国研究专题

AmericaStudies

2

第四学期

刘擎

欧洲政治思想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

2

第四学期

崇明

中国古典中的“天下”观念

The Concept of “Tianxia” in Chinese Classics

2

第四学期

邱立波

古代文史与正义战争

Ancient History and Just War

2

第四学期

林国华

古代政治家专题

Ancient Statesman

2

第四学期

林国华

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

(选修)

2学分

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2

 

 

 

      (2) 国际区域与发展方向研究生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

(必修)

7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第一学期

本院自主开课(邱立波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

第一学期

本院自主开课(邱立波等)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第一学年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

/

学位基础课

(必修)

8学分

政治理论基础(I):古典政治思想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I

2

第一学期

崇明

邱立波

国际法(I):古代起源与演变

International Law I

2

第一学期

林国华

政治理论基础(II):近代政治思想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II

2

第二学期

邱立波

周保巍

国际法(II):近现代的展开

International Law II

2

第二学期

李永晶

学位专业课

(必修)

7学分

专业外语

Foreign Language II

1

第二学期

刘擎 等

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

第三学期

刘擎

潘兴明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

第三学期

余南平

当代政治体系比较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Regimes

2

第三学期

杨成

张昕

学位专业课

(选修)

6学分

以下专业选修课程不定期开设,要求至少选修3门(6学分)

国际战略学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

第四学期

叶海林

国际发展问题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evelopment Studies

2

第四学期

潘兴明

余南平

俄罗斯研究专题

RussiaStudies

2

第四学期

冯绍雷

杨成

美国研究专题

AmericaStudies

2

第四学期

刘擎

欧洲研究专题

EuropeStudies

2

第四学期

潘兴明

余南平

英帝国与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

TheBritish Empireand Modern International Order

2

第四学期

姚远梅

拉美与非洲研究专题

Latin-America andAfricaStudies

2

第四学期

孙溯源

臧术美

亚太研究专题

Asian-Pacific Studies

2

第四学期

汪诗明

姚远梅

跨国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估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2

第四学期

王铁军

余南平

国际事务分析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

第四学期

孙溯源

余南平

外国文化与习俗

Foreign Cultures and Custom

2

第四学期

贝文力

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

(选修)

2学分

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2

 

 

 

五、科研成果要求

      鼓励在学期间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但不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六、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在第四学期结束前,所有硕士生应参加院系组织的中期考核。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七、学位论文要求

      1.  论文选题

      学生在撰写论文前,必须广泛阅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反映本学科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论文开题

      学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和撰写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

      3.  论文撰写

      学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时间,以确保论文的写作质量。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5—3万字。

      4.  论文评阅和答辩

      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同意,院领导审核后,符合答辩条件的,可申请正式参加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论文评阅,论文评阅须指出:选题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观点有无新意;论证是否充分;方法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具有理论或现实价值等等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版).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版).
  3.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版).
  4.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吴飞译本).
  5.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版).
  6. 格劳休斯.战争与和平法、海洋自由论(英文版).
  7.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版).
  8. 洛克.政府论(商务版).
  9.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版).
  10.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版).
  11. 多尔蒂、普法尔兹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2. 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海南出版社,2008.
  13. 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 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 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