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高师集团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招收推荐免试生的办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15

一、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介绍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高师集团(巴黎高师、加香高师、里昂高师)的联合办学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启动。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是双学位项目,由中法双方教授进行共同指导,学生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将同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高师集团的博士学位证书。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运行十年来,共招收了十二届共266名研究生。目前,已有九届19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了由中法校长共同颁发的硕士结业证书,且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其中有101人作为中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法国学习,46位中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已顺利毕业获得双学位,即分别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高师集团的博士学位证书。
十年来,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武愕博士在中法两国导师指导下,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并被《Science Now Daily News》评论为可写入教科书的成果;李筠博士参与的重要学术成果《Atom-chip-based generation of entanglement for quantum metrology》在Nature杂志上刊发,这一成果对基于芯片的原子钟和原子干涉仪打开了一条通向更高精度的道路。
二、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包括:(1)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实行"2+1+N"培养模式。
入选中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两年内,除完成相关院系本专业课程学习外,完成中法院联合研究生院由法国高师集团派出的知名教授(如法国科学院院士等)所授课程,文科研究生完成500小时法语学习,理工科学生参加法语集训。全部课程合格,授予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高师集团校长联合签发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证书。
中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年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同时需修读博士阶段课程,并享受博士生津贴。
中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级经中法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家组考核、遴选后,逾50%的同学获准进入中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分赴法国巴黎高师、加香高师、里昂高师从事博士项目研究。全部研究、学习任务完成后,在中国或法国答辩,通过答辩并达到中法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者,由法国高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分别授予博士学位。
未入选中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的研究生,在本人意愿基础上,经导师同意,可在华东师范大学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达到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授予博士学位。
三、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推免生招生安排
(一)招生条件
除符合《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生的办法》(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网页9月10日文档)的条件以外,还需达到:大学英语六级550分及以上,或TOEFL80分及以上,或雅思6.0及以上。
(二)招生学科
我校招生目录中的哲学(专业代码0101**)、社会学(0303**)、历史学(0603**)、物理学(0702**、071011、080511)、化学(0703**、081704)、生物学(0710**、083100、生命科学学院的0713**),均为学术学位。申请人的本科专业亦限于此六类。
(三)招生人数
每学科约3至4人,共约20人。
(四)报名办法
符合上述条件的推免生如申请"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1.按《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生的办法》,在网上提交信息,其中备注栏内注明"申报中法项目"。
又,申请者如通过复试入选,2012年秋入学时为硕士研究生,不是直博生。
2.将以下材料作电子邮件,发至报考院系(具体邮箱,请咨询报考院系)。
(1)个人简历(格式自设,限:中、英文各A4纸一页,word格式);
(2)个人陈述(含专业背景及研究兴趣,限:中、英文各A4纸一页,word格式);
(3)一封专家推荐信(限:中、英文各A4纸一页,需专家手写签名,扫描后作PDF格式)。
将上述(1)(2)(3)作一文件夹,命名"中法-姓名",压缩后作电子邮件发出。
(五)复试(面试)安排
学校和院系所对申请人材料(网上提交信息并电子邮件)筛选后,电话通知入选复试(面试)的申请人来校,参加由中法双方专家主持的复试(面试),学校视生源情况决定差额比例。
面试时间初步定于10月12日至13日。具体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
(六)联系办法
电话:021-54345098(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
021-62237055(普陀校区,上海市中山北路)。
联系人:刘晓玲老师。

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考研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和师从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学习的机会,也是学校培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国际化创新型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项目。欢迎有意者报考。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12年9月

相关话题/推荐 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