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繁荣历史科学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应具有较深厚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本专业领域史学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的较高层次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冷战与中美关系
2、冷战与中苏关系
3、冷战与东亚地区问题
4、冷战与中国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8)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政治理论 3学分
外国语 4学分
2、学位专业课(6学分)
20世纪世界史研究 3学分
国际政治理论 3学分
冷战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3学分
冷战史文献导论 3学分
(以上课程至少修读2门)
(二)选修课程
1、本专业课程(2学分)
冷战与中美关系研究 2学分
冷战与中苏关系研究 2学分
冷战与东亚地区问题研究 2学分
冷战与中国政治外交研究 2学分
(以上课程至少修读1门)
2、跨专业跨学科课程(任选1门) 2学分
(三)学术活动和科研实践
1、在系以上范围作学术演讲不少于2次(1学分)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
3、在学期间至少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2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四、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完成后,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系组织,考核办法和标准参照研究生院制订的“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五、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在中期考核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符合规范,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本课题学术史回顾和研究资料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的框架结构、参考文献目录等。开题报告经所在学科讨论后由分学位委员会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导师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和工作计划。
2、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博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准备和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
3、论文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正式答辩前3个月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进行预审,预审结果报分学位委员会备案。预审合格或经修改复审合格者方可进入正式答辩。如进入“双盲抽检”程序,须抽检合格或修改复审合格方可进入正式答辩。论文答辩通过者可申请学位。
六、参考书目
1、《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3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版。
3、《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1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4、《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冷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6、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7、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8、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克罗卡特:《50年战争》,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0、文安立:《冷战与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年版。
13、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李丹慧:《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0年版。
17、蔡佳禾:《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Foreing Relations of the Unitaed States (FRUS), Washington, D.C., GOP, 1965—1977.
20、John Gaddis, We Now Know: Rethinking Cold War Histor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Melvyn Leffler, The Specter of Communis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Hill and Wang, 1994
22、Chen Jian,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c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23、Bruce Cumings,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24、V. Zubok and C. Pleshakov,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5、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编:《国际冷战史研究》(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