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繁荣历史科学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
具有较深厚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本专业领域史学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的较高层次工作。
硕士研究生
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国内外史学研究动态,打好扎实浓厚的专业基础,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出土文献研究
2、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含先秦、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史等)
3、中国社会史
4、中国古代专门史研究(含学术史、思想文化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5、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6、中国古代地区史研究
7、中国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8)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政治理论           3学分
外国语           4学分
2、学位专业课(6学分)
先秦文献研读         3学分
出土文献研读         3学分
中国制度史          3学分
断代史专题研究        3学分
断代史专题研究        3学分
汉唐史籍举要         3学分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概论     3学分
明清学术史研究        3学分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研究     3学分
中国社会史概论        3学分
社会史理论          3学分
(以上课程至少修读2门)
(二)选修课程
1、本专业课程
社会学与社会史通论      2学分
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2学分
20世纪学术史         2学分
中国地区史研究        2学分
中国文化资源研究       2学分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题     2学分
海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评析 2学分
(以上课程至少修读1门)
2、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任选1门) 2学分
(三)学术活动和科研实践
1、在系以上范围作学术演讲不少于2次(1学分)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
3、在学期间至少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2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5)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11学分)
政治理论          3学分
外国语           5学分
专业外语          1学分
计算机应用         2学分
2 学位基础课(9学分)
当代史学理论与流派     3学分
中国史通论         3学分
世界史通论         3学分
3、学位专业课(6学分)
出土文献概论         3学分
经济政治史专题研究       3学分
思想文化史专题研究       3学分
学术前沿讲座          3学分
(按不同研究方向修读2门)
(二)选修课程
1、本专业课程(4学分)
先秦文献学          2学分
甲骨金文研读         2学分
新石器考古与商周考古      2学分
考古与文物           2学分
先秦史专题研究         2学分
中国古文字学          2学分
中国文化资源概论        2学分
秦汉史专题研究         2学分
魏晋南北朝隋唐专题研究     2学分
敦煌学             2学分
明清史专题研究         2学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研究      2学分
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研究      2学分
魏晋玄学研究          2学分
汉唐佛道研究          2学分
魏晋南北朝阶级结构研究     2学分
中国农村社会变迁        2学分
宋明理学专题研究        2学分
二十世纪学术史专题       2学分
江南地区史           2学分
(以上课程至少修读2门)
2、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任选1门) 2学分
(合计6学分)
(三)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
1、科研或教学实践累计工作量40学时以上,社会实践累计工作量不少于2周(2学分)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1学分)
3、在学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四)补修课程
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由导师确定补修2门以上本科课程,学分另计。
四、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完成后,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系组织,考核办法和标准参照研究生院制订的“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五、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在中期考核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都应符合规范,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本课题学术史回顾和研究资料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的框架结构、参考文献目录等。开题报告经所在学科讨论后由分学位委员会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导师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和工作计划。
2、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博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准备和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准备和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半。
3、论文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正式答辩前3个月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进行预审,预审结果报分学位委员会备案。预审合格或经修改复审合格者方可进入正式答辩。如进入“双盲抽检”程序,须抽检合格或修改复审合格方可进入正式答辩。论文答辩通过者可申请学位。
六、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
1、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版。
3、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8、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0 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版。
选读书目
1、剑桥中国史系列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7、马克尧:《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8、刘俊文等译:《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
9、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1年版。
10 钱杭:《17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话题/古代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课程内容介绍《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
    《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课程代码F090625学分/学时3.0/54开课时间秋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潘星辉面向专业历史系研究生预修课程 课程讨论时数18 (小时)课程实验数0 (小时)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系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之一,通过分析明代文官铨选制度,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