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孔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孔翔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导航
个人资料
研究方向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个人资料
部门: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毕业院校:
学位:
学历:
邮编: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xkong@bs.ecnu.edu.cn
办公地址: 闵行校区地学部楼540室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简介

社会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生产力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全球化下的地方产业与文化空间演变

目前主持的纵向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开发区建设与地方文化空间的重构”(编号:**)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互促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基于上海若干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调研”(编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加工贸易的区位选择及对区域间关系的影响”(编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地域文化保护研究”(编号:09YJCZH043)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例”(编号)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开发区建设与地方文化空间的重构”(编号:**)成果:
_产城融合_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_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_孔翔.pdf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布局优化_孔翔.pdf
高新区发展对周边高校学生地方感的影响研究_以长沙高新区为例_.pdf
开发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_基于上海闵行开发区周边社区的调研_孔翔.pdf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价值_孔翔.pdf
地方文化环境与大学教学科研融合发_省略_基于英美若干研究型大学的经验研究_孔翔.pdf
区域发展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_孔翔.pdf
公共空间在开发区周边新社区居民地_省略_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典型社区为例_孔翔.pdf
文化认同与民族工艺品的优化开发_孔翔.pdf
高新区周边高校学生的地方感研究_以上海张江_紫竹高新区调研为例_.pdf
孔翔,陈丹. 城郊开发区建设对东道区域地方性消解的影响研究——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16,04:26-32.
日常休闲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pdf
区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市化评_省略_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_以海南省为例.pdf
区域发展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J]. 中国城市研究,2016,00:253-265.

其他成果

孔翔、唐海燕、钱俊杰.基于不同租住模式的加工制造园区周边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浦江分园周边社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23-28
曾刚、孔翔.国外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12(6):89-93
孔翔、杨宏玲.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76-80
周尚意、杨鸿雁、孔翔.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地理研究‚2011(9):1566-1576
孔翔‚杨宏玲.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经济问题探索‚2011(7):38-42
孔翔‚钱俊杰.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人文地理‚2011(2):46-50(全文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11年6期)
孔翔.基于开发区发展模式创新的上海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建设研究.中国城市研究(电子期刊)‚2011(2):81-88
孔翔‚苗长松.空间的文化解读与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世界地理研究‚2011(2):154-161
孔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城郊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初探——基于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社区的调研.城市问题‚2011(5):51-57
孔翔、钱俊杰、杨鸿雁.地方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影响初探——基于北京798与上海M50的调研.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1(15卷):366-380
孔翔、郑汝楠.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1(2):44-48.
张宋彦、孔翔(通讯作者)、张宇飞、袁谆.浅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周边居民归属感的影响——以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10(4):145-153
孔翔.徽州文化中的人地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日第16版
孔翔‚陆韬. 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初探——以徽州文化为例.人文地理‚2010(3):153-156.
孔翔‚钱俊杰.浅析我国大城市近郊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经济地理‚2009(12):1985-1989.
孔翔‚杨宏玲‚苗长松.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新疆社会科学‚2009(11):13- 22.
孔翔. 解读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空间.载《地理学评论(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64-167‚2009
孔翔‚陆韬.徽州文化感知与徽州文化核心区的判定标准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09 (2)‚6-10(全文转载于《徽州学研究(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12月‚11-18页)
孔翔‚论地方政府科技基金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期
孔翔‚浅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城区的功能再造——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城市问题‚2006年7期
孔翔‚传统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6期
唐海燕、孔翔‚试论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能力生成系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年8期
唐海燕、孔翔‚我国出口产品生产空间格局的创新‚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6期
孔翔‚浅析传统产业集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5月(增刊)
孔翔‚上海技术高地建设的区域效应与政策选择‚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2期
孔翔‚试析技术流动的研究基础‚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孔翔‚试析技术流动的研究基础‚新华文摘(转摘)‚2004年4期
孔翔‚试析技术流动的研究基础‚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转载)‚2003年12期
孔翔、曾刚‚全球技术空间体系及我国的对策初探‚人文地理‚2003年10期
孔翔‚势差-廊道模型与中国技术流通网络的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1期
孔翔‚发展极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农村发展极构建‚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7期
孔翔‚发展极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农村发展极构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转载)‚1999年11期
孔翔‚试论中国技术流通网络的构建‚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10月(增刊)
孔翔‚试析技术转移中各类主体的作用‚经济纵横‚2002年11月(增刊)
孔翔‚浅析上海技术高地的构筑‚世界地理研究‚1999年4期
曾刚、孔翔‚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策初探‚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3月
孔翔‚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学苑出版社‚2008年2月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10 访问


相关教师





相关话题/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