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导航
个人资料
研究方向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个人资料
部门: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学位: 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邮编: 200241
联系电话: 15*********
传真:
电子邮箱: ydong@tyxx.ecnu.edu.cn
办公地址: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讯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实验C楼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2012年12月讲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1月-2018年11月副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4年5月-17年5月 博士后,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2018年9月18日-今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个人简介
董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起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及药物成瘾疾病中突触调控机制的基础研究;2014年-2017年,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神经元对运动损伤和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及基础研究、体外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运动神经网络中可塑性和认知基础的电生理功能研究。2018年12月起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在Cell Stem Cell、iScience、BBA Molecular Cell Research、PNAS、Biol Psychiat、J Neurosci、Cell Mol Life Sci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2篇;主持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作为研究骨干参与973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神经甾体对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作用和机制》项目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曾获得复旦大学“上医之星”等荣誉称号。目前任《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特聘编委。以主要编著者编写《人体生理学》(人卫版第四版)等书籍。并为Addiction Biology、Aging and Disease、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Development、Frontiers in Neuropharmacology、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Neural plasticity等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奖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教育中心论文通讯评审评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国体育科技》审稿专家。
社会兼职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教育中心论文通讯评审评委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特聘编委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Addiction Biology、Aging and Disease、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Development、Frontiers in Neuropharmacology、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国体育科技》审稿专家。
九三学社社员
研究方向
运动神经科学:
青少年运动重塑认知与生物节律研究
运动对神经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影响
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网络和类脑功能研究)
运动再生、抗衰老研究
课题组成员:
在读研究生:
2019级
李瑞,毕业学校:山西医科大学
本科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
获得山西医科大学首届年度人物
获得山西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生
代表中国大学生赴日友好交流与访问
山西省消防教育进军训实体操技能大赛4乘100米团体第一名
王芳琳,毕业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
本科期间连续获得16、17、18年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并校级奖学金荣誉
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
2020级
刘琦,毕业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本科期间连续四年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
获得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获得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
董一港,毕业学校: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期间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模范干部、三好学生等
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
史海峰,毕业学校: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期间获得四次校企业奖学金
获得三次校级奖学金和三好学生
获得两次优秀团员和一次优秀团干
获得校文明网络代言人称号
开授课程
2020-:《运动重塑大脑》
2004-2018:《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实验》
《膜片钳技术》
《生物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
科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
2014.1-2017.12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和孕酮在应激诱发的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中的作用及机制》。项目编号:**。
2009.1-2011.12 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基在缺氧引起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增加中的作用和机制》。项目编号:**。
2014.1-2017.12主要研究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底外侧杏仁核多巴胺D1受体介导环境线索提取药物戒断记忆的神经环路》,研究神经甾体对吗啡成瘾依赖、复吸的作用和机制,项目编号:**。
2011.1-2013.12 主要研究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igma-1受体对前额叶突触前D1受体信号通路的放大作用及与其它脑区的比较》。项目编号:**。
2010.1-2012.12 主要研究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线粒体复合体III氧化中心和还原中心抑制对PKC亚型的激活作用及机制》。项目编号:**。
2009.1-2013.12 研究骨干,973重大项目《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项目编号:2009CB522000。
2009.1-2011.12 主要研究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抑郁药对突触前sigma1受体的新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07.1-2009.12 主要研究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甾体调节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新作用和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04.1-2006.12 参与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钠通道突变导致癫痫的分子、细胞和突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学术成果
以主要编著者编写《人体生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参编《生化药理学》离子通道药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53-75. 2004.
参编《神经生物学》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参编《10000个科学难题》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科学出版社:550-553. 2010.
2020年以来发表文章:
[1] Y. Dong#, M. Xiong, Y. Chen, Y. Tao, X. Li, A. Bhattacharyya, S.C. Zhang#, Plasticity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Human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Networks, iScience, 23 (2020) 100829.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Cell子刊)
该研究结果被科技日报首页、中国经济时报首页报道,并被多家媒体进行报道(科技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健康报、新浪网、网易、中华网、财经网、大众网、医药卫生网、海峡都市报、科技讯、今日头条、CCTMIS国际转化医学平台等十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摘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从“深蓝”到“阿尔法元”,AI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正如宇宙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信息技术也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有科学家们预言称,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AI将超越人脑,人类的意义将彻底改变。AI究竟能否超越人脑?AI是否能够突破硅脑瓶颈,进入碳脑时代?体外培养人的人脑神经网络(或类脑)是否具有人脑一样的功能?类脑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AI的真正突破?
2020年2月21日在《Cell》子刊《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体外神经网络突触传递可塑性(Plasticity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Human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Networks)”的研究性论文, 该论文首次在体外人类神经网络中诱导出学习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功能,从而发现人工神经网络也可以存在学习记忆的基础功能。同时该论文还采用唐氏综合征患者的iPSC诱导分化为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发现唐氏综合征患者体外神经网络存在严重的学习记忆功能基础的缺陷。
一直以来,受限于取材,人类脑神经网络实验难以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而采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体外神经网络给该研究提供了可能。然而对于体外培养的人类神经网络究竟是否存在与脑内类似的功能仍然是个未知数。而该研究则从这两方面展开,首先采用人类胚胎干细胞ChR2-EYFP细胞系分化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与H9细胞系分化的GABA神经元进行共培养,探索了构建具有功能的人类体外神经网络的标准,并进一步采用光遗传方法和特殊的光刺激程序创造性的解决了体外神经网络无法寻找神经回路的难题,从而在该神经网络中发现了学习记忆的功能基础,从而创新性的证明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实现构建具有一定脑功能的体外神经网络的。
该研究结果首次为构建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体外人类神经网络提供了金标准,并为研究人类学习记忆高级脑功能和脑疾病提供了实用的模型,从而为深入研究多种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神经精神药物筛选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对推进神经精神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动力。同时该研究为计算神经科学建立学习记忆模型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为生物计算机和类脑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突破线索。
该研究所建立的体外神经网络模型简洁而有效,首次找到了能够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体外神经网络培养和构建的方法,为疾病研究和人类脑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此项研究是人造脑探索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为未来人的类脑科学、生物计算机和运动神经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董毅, 李瑞2020. 运动与自然杀伤细胞抗病毒等功能的关系和机制. 中国体育科技(第56 卷)第5 期:3-13.
该文章为重点推荐文章,并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入选为热文及期刊主编推荐论文:
[3]Huipu Yuan, Hui Hu, Rui Chen, Wenbo Mu, Liangliang Wang, Ying Li, Yuelei Chen, Xiaoyan Ding, Yongmei Xi, ShanShan Mao, Mizu Jiang, Jie Chen, Yong He, Lang Wang, Yi Dong#, Jinfa Tou#, Wei Chen#, Premigratory neural crest stem cells generate enteric neurons populating the mouse colon and regulating peristalsis in tissue engineered intestine,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OI: 10.1002/sctm.20-0469.(#通讯作者)
荣誉及奖励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神经甾体对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作用和机制》,证书号:**。
复旦大学“上医之星”荣誉。
复旦大学“聚焦全国两会,创建精神文明”优秀个人奖(演讲比赛一等奖)。
招生信息
10 访问
相关教师